赵云腾想到了前世的一篇鸡汤文,他向李洛说了这个故事:一个富翁带孩子去乡下玩,和穷孩子在一起体验贫穷生活。结果孩子说,爸爸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们有多穷,我只有一条狗,他们有四条,我们有一个花园,他们却有整片田野,我们有灯光,他们却有满天繁星。
结果那个富翁回答:你只要愿意,就可以一直体验这种生活,不仅可以在这个地方体验,还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体验。体验腻了,还可以回到他那个带花园的家。而那些穷孩子呢,他们没有任何选择权,他们只有那片田野,那片田野就是他们的全部,甚至是他们的整个人生。这就是富与穷的差距,富人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生活,而穷人却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力。
听完这个故事,李洛深沉地说道:“是啊,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现在宣传上的蛊惑性。他们所说的选择权,就是你必须要发财,发财了就能有人生丰富的选择。但隐瞒掉的,就是这种发财,只是少数人的可能性,甚至只属于本来就是富人的阶级。”
“用这样的故事做例子,我们要发展的选择权,则是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让每片田野和生活在田野上的穷孩子,能都富裕起来,他们可以选择别的人生,可以外出体验别的人生,或者在本地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才是社会主义选择权的发展,而不是让每个人,都去追求变成那个富翁。”
回去的路上,赵云腾仍然在思考,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总体开始富裕,人民的思想日趋复杂,这和前世时空的趋势是一致的。原时空的苏联的应对,就是粗暴而无效,导致他们的人民人心涣散,对西方资本主义日益向往,社会主义的理想坠落。
在新时空,主席和姑姑为首的领导层,对于这个问题是高度重视的,现在的体制中,已经蕴含了无数应对的策略和政策,但仍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这场思想的斗争,必然是长期而残酷的。
第292章海洋和森林经济下的乡寨
黄色的沙滩,从远处海水边开始向高处延伸,一直到陆地边界的松树林边。沙滩沿着海岸线漫延,直到望不到尽头的地方。浅蓝色的海,黄色的沙滩,深绿色的松树林,美丽的海滨风光,让人一下子心旷神怡。
赵云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望海寨的主任得意地向他说道:“首长,怎么样?我们这里美吧?”
赵云腾狠狠地点了一下头:“很美!”海湾曲曲折折的海岸线,如同裙摆的花边,像是浪花的笔,蘸着海水,画在岩石和沙滩上。望海寨就像一颗珍珠,恰到好处地嵌在这里。他觉得,乡寨的名字起得很好,“望海寨”,名副其实地守望着眼前的一片碧海。
“首长,带您去见识一下我们的浅海养殖区,这是寨子现在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寨就是以海洋经济为主的,和内地耕作为主的乡寨差别很大。您可能会吃惊的!”
赵云腾哈哈一笑:“那我倒要见识一下,到底怎么一个让我吃惊法。”
赵云腾来这个寨子,是来视察基层部队“军民共建”的相关工作的一环。结果碰上了个健谈又热情的乡寨主任。
登上船后,柴油机的声音响起来,就像是在不断地敲门。不到二十分钟后,船开始接近主任所说的浅海养殖区,赵云腾还专门用望远镜望去,立即大吃了一惊,倒吸一口冷气!
那是无边无际、望不到头的海上牧田!应该是用浮箱,将海面割成了一个一个的方块,有的方块里,他还能望到那是他认识的紫菜。他回头看着主任,有点不相信地为他:“这都是你们寨的?有那么大规模?”
主任自豪地回答:“那哪能呢?这里有几十万亩呢。属于我们寨子的,有3万亩,不过明年又准备扩大了,最后我们寨,准备搞到10万亩。”
“那可也不小了,这规模化起来了啊。”
主任开始如数家珍地向他介绍。这个主任可是1950年“毕业”的流动民兵,然后来到望海寨工作,现在可以算得上是浅海养殖的行家里手了。
这里的浅海养殖,可不仅是单单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向深度进军,目前养殖深度,已经从最早的15米发展到30米水深,专家说未来会发展到100米水深。
养殖基本分三层,一层是底播,就是养殖那些埋栖性贝类及海参等无脊椎动物,把种苗直接播放在适宜海区的海底养殖;
一层是筏式养殖,用各种平台式、排架式、延绳式等类型的筏架,进行大型藻类(海带、裙带菜、石花菜、江蓠等)、贝类(贻贝、扇贝、牡蛎、蝾螺、鲍等)及其他海产动物的养殖。
还有一层是网箱养殖,就是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网箱,网箱成排、成组地固定于浅海,而网目的大小,随养殖个体大小而变更。放养后定时、定量投饵。主要是养鱼和虾。
主任还遗憾地说,望海寨没有适合的海湾,否则现在还开始试验港湾增殖放流,即将鱼、虾类一定规格的苗种,在适宜的港湾内,放流增殖,而后捕捞。那可都是一些名贵的水产,例如对虾、黑鲷、乌贼、牙鲆、大黄鱼等。
为了实现这些养殖,近年望海寨和附近的乡寨,可是建了不少人工鱼礁,以及移植大型藻类。在科技发展的支持下,各乡寨的养殖水平也不断提高,像望海寨,属于“鱼-贝-藻”的多营养层次综合生态养殖体系,还有其它“鱼-贝-参”等多种其它体系。
主任有点得意地说道:“我们南方养殖的条件,我觉得要比北方,例如渤海的条件好。我们这里冬天不会冻,几乎没有季节的影响。他们那要是冬天太冷结冰,可是会冻死这些海产,导致损失的。”
赵云腾吁了一口气,问道:“产量能达到多少?”
主任摇摇头,说:“不同的种类区别很大的。去年平均大约每亩海田,能够产2吨水产吧。海田的一个好处就是立体的,从海面到海底,都可以养殖不同的种类。”
这个数字仍然把赵云腾吓了一跳,非常高产了。他又问道:“知道现在全国浅海养殖有多大规模吗?”
提到这个,主任有点兴奋:“发展可快呢,去年全国养殖产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吨,我看再有10年,1亿吨都有可能。”
赵云腾心想这个发展法,恐怕很有可能。要是能发展到1亿吨,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就算未来有20亿人,如果全部国内消费的话,就能达到人均50公斤水产,这是什么概念?而且这还仅仅只是浅海养殖,还有内地淡水养殖和深海捕捞呢。
他恍惚记得,前世中国的年水产产量,好像超过了5000万吨,而在新时空,海岸线可是增加了几倍,估计最终干到2亿吨水产都有可能,人均达到100公斤?消费不了那么多吧?肯定还需要大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