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的苦心孤诣,在一个谎言之下,反而成了一位皇帝偏爱的证据,这如何不荒唐呢。
当事人陆离都觉得这事很荒唐,尽管这事是他自己搞出来的。
要是后世人考古出这捷径跟黄巾的关系,说不定他们还会发表某些乐子人言语黄巾:我也是你们君臣play的一环吗?
皇甫嵩的葬礼之后,曹操还专门找来陆离问他接下来的打算,是准备入朝为官还是去地方。
就陆离这个被左右拉扯的情况来看,曹操做好了准备对方会选择后者,可事实是陆离问他:明公可信我?
不是孟德兄信不信朋友,是明公信不信谋臣。
曹操:我自是相信伯安。
陆离拱手:离如今不愿前往地方。
在朝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困难,但是他还有任务在身上呢,阵营贡献度不要了,历史改变进程不刷了?
困难是真困难,可任务完不成难道就不完蛋吗。
况且知难便退放在这些事情上,可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见机行事。
陆离有一张好看的脸,却丝毫不妨碍他放狠话:离自问心无愧,为何要走?
曹操点头,他问:伯安以为御史台如何?
陆离:甚好。
不过陆离以为会是尚书台,却不想竟然是御史台,前者是处政事,后者是检查百官,陆离之前在刘宏那里做的就类似于前者,难不成曹操是想要让他尝试一把新赛道。
事实上曹操并没有这个意思,他又说:尚书台怎样?
陆离:甚好。
只是这种挨个单位让你发表看法的行为,不像是上司给下属安排职位,倒像是老师对临近毕业的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
曹老师,你这是想要把我往那边导呢?
这边心里刚调侃了一句,就听见曹操问:大良造呢?
陆离:
曹老师,你是说错了吧。
大良造为秦国的官职爵位,汉承秦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其继承过来。
拿着前朝的官问今朝的人?
陆离清楚曹操不会犯这种错误,而在众多大良造中,就包括了后世历史书中都有一大段需要背诵内容的商鞅。
考虑到曾经的某些情况,陆离心里有点不太好的预感。
曹操很是慷慨的让这份不好的预感成真了,只听见他说:先帝时期的宫人,不少死在了那场诛杀宦官的清缴之中,但也有不少随着如今的陛下从洛阳至长安,又从长安至此。
昨日其中一人与我言语,曾闻伯安与先帝言,有为商君之志,此言可为真否?
陆离翻找了一下自己的相关记忆,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听到这事的除了先帝与某人外可没有别的宫人,难不成跟你言语的那个宫人叫刘协吗,还是说对方是什么东汉活着的顺风耳啊。
对方虽然是在询问,可这问的都言之凿凿了,陆离也没有硬撑着说压根没这回事:当时年少轻狂,确有此话。
但哥们啊,当时我是知道先帝要噶了,在那里立人设、刷时髦值呢,这事你清楚吗。
面上不动声色,心里疯狂比划。jpg
奈何曹操现在不曾觉醒读心术这一技能,他看着坦言承认,却将其称作年少轻狂所为的陆离:伯安如今,可是主意已改?
改还是不改,这是一个问题。
陆离没有正面回应,只说:如今此地非洛阳,陛下非先帝,便是我主意未改,旧日之策如何应今时。
秦国的改革,难道是可以不经过度与改变直接用在秦朝中的吗?
陆离这话任谁都挑不出个错来,曹操也没有继续纠缠这个话题,便是想要改革,如今显然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曹操:陛下先前多经流离,难免心有惶惶,今不得已迁都,更是不免惊疑,伯安暂代少府一职可好?
少府为九卿之一,掌管宫内器物、膳食甚至是皇帝私库等事。
可如今在曹操口中,却随口就许出来了,你这是飘了吧,你这确实是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