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出工时耸眉搭眼,回去时个个精神抖擞,兜里揣着铜板虽然不多,但心里莫名多出一份底气。
有人绘声绘色的向街坊邻居描述今天从早到晚吃的东西,舀在碗里的肉块有多大,热腾腾的蛋花汤鲜美极了。
城民们传来传去的“苦差事”一下子变了性质。
吹的吧,怎么可能?!
也有人搭话,问张三汉:“你们那儿是不是真的活又轻松,吃食又好,一天能包三顿?”
“莫不是糊弄你们的,第一日好吃好喝,就是想你们老实卖力气,后面就不行了!”
张三汉也没反驳,继续闷头搭老屋。
楚家牧场给钱给粮是真大方!
两倍工钱,定时休息,供茶供水。
在牧场建宅的人可以低价换牛乳回家,鸡鸭禽畜也能买,价钱还挺便宜。
这个便宜针对的是内部价。
做工这段时日,青壮汉子们也瞧见有城里的大户人家派人来打听消息,直接像牧场下单。
皇商的名头响当当,听起来缥缈,实际可是沉甸甸的分量,能够示好套个交情,何乐而不为。
只要下过订单,必定会成回头客,第二次来说不准就是长期定契,牧场还没修好,对方就要求一签三五年,甚至直接开口签十年的都有。
这种情况不是一两回,看的多了,小工也眼热,本来他们还嫌牧场的东西贵,但和那些大人们相比,他们做工的买还更便宜点呢!
内部价,这名头听起来就舒坦,好像他们和牧场一体似的,自己人。
抱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青壮汉子们想,要不就试试?
像他们这个年纪,当初被挑选过来的都是老实肯干的,通常都有个类似特性,不舍得给自己花钱。
但如果给家里人花钱,一狠心,一咬牙,贵价的东西也舍得看。
最开始大家先买的是鸡蛋,没别的原因,牧场库里就这两样最便宜。
也不知道是怎么喂牲口的,这滋味吃起来就是不一样。
一颗鸡蛋溜溜滚下肚,好似吃了颗仙丹,还吃出鲜嫩甜味来了。
这个好,每个人都买了不少,楚家牧场在他们这里信誉度还是很高的,买的都是活种蛋,回去还能抱窝孵出来。
到时候的鸡禽他们也可以卖,大家心里都有小算盘,高价些卖。
后来牛乳也卖爆了。
城中的富商豪强每日都在这儿订牛乳,订单量与日俱增。
不管喝过没喝过,小工不傻,知道这是个好东西。单身一人的舍不得花钱,但拖家带口的,大多数愿意换一点回去,给老婆孩子尝尝味。
小孩又不懂其中辛苦,喝了只会闹着还要,坚持上一段时间,原本蜡黄的小脸都白皙红润了。
这事情还是个连锁反应,眼看同村的娃娃里,有的孩子面色红润,又乖又漂亮,难道不会多问一嘴?
哦,你们家可真舍得,还每天都给小孩儿喝牛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