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许多毕业生在桁架、展板面前和老师同学、亲朋好友合影留念。
云青青行走在这氛围热烈的田径场上,只觉得回忆扑面而来。
“这是交通学院的大牛,他是国内道路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那是材料学院的教授,她研发的有机新材料为我国垃圾回收再利用开创了新的赛道,据说这一项的专利成果转让费便是一个小目标;这边是土木学院的大佬,专攻桥梁建设,他的学生分布在国内外的许多夸奖跨海大桥的项目上……”
云青青每经过一个红袍的老师便会低声为观众们讲解,“这些老师们既承担这教书育人的使命,也肩负着在相应领域取得科研成果的任务。”】。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端着一杯奶茶坐在亭子里吹风,身边是长孙皇后细细研磨着茶粉,调制茶饮。
“二郎,你在想些什么?”长孙皇后注意到了李世民渐渐拢起来的眉头。
“在后世,校有校歌、国有国歌,从吃穿用度到所学所思,这一切都是为了凝聚人心。”李世民历数了他所接收到的信息,“后世的执政者、管理者也都于方方面面强调人的重要性,此法是否也适用于大唐呢?如今天下承平不久,正是推倒前朝靡靡之风,开创新风气的时候。”
李世民对着妻子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
“自魏晋以后三百余年,南北分裂、东西相争,各地之间隔阂已深。
前隋虽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如今的大唐好似昔日的大汉,承接着几百年的乱世,在回复民力之余还当弥合各地人心才是。”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问道。
“大汉为一统天下之王朝,大唐亦如此,二郎是想仿照大汉而治天下吗?”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脸色神色变换莫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不,我不愿意。孝武皇帝时命董仲舒推行天人感应一说,而后历代汉儒也不断完善,将君王的德行与天下万民之生息紧紧联系。
可这一套如今已不太行得通了。
观音婢,你饱读诗书,自然知道历代谶纬之说盛行,而尤以魏晋以后为甚至可南北混战的几百年间,臣子不像臣子,君王不似君王,弑君者不曾被上天降下惩戒,悖逆者反而声势日隆,这如何能让天下人再次信服这天人一说呢?”
长孙皇后停下了调制的动作,沉沉叹了口气。
“如今的形势,比之昔日的大汉更为严峻啊。”
大唐是乱世之后的一统王朝,不知有多少牛鬼蛇神仍然在暗地里虎视眈眈,意图让大唐如前隋一般二世而亡,而他们能走的那条被前人验证可行的路,却也被前人堵死了。
“所以,我想换个角度。”李世民的眼中爆发出灼灼神光,他语气激动道,“若是不能‘受命于天’,那我李唐能不能‘受命于民’呢?”
石破天惊!
长孙皇后为丈夫的惊人之言惊得差点打翻手边的茶盏,但她在大惊之后迅速回过神来,立马便理解到了丈夫的想法。
——我李唐之所以享国,不因上天授予,而是李家终结了乱世,为人间带来了太平。
李家是因德政而上位,非某位神灵的施舍垂怜!
“晋明掩面,因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1]。那些使阴谋诡计篡夺江山之辈才需要谄媚鬼神,蒙上一层遮羞布以求窃居高位,但我大唐是乱世中起家,堂堂正正击败各路义军一统南北,朕有何惧?大唐何惧?”
李世民霍然起身,一举一动之中皆含着无与伦比的自信风度。
“都说天道无私,为德是亲,纵观汉亡之后数百年,我统一南北、止三百年乱世的功绩还有第二人能够比肩吗?那以我的德行又凭什么不能获得天道的青睐呢?
《书》有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既然天意可由民意而体现,那为何民意不能是天意的象征呢?”。
明成祖时空。
“道路、材料、桥梁……原来这些也是一个学科,值得专门叫人来学习研究。”
由于心里有了迁都顺天的念头,这段时日来朱棣便分心去了解了些许营造方面的内容,他也算知晓了这其中有些学问,却没想到这其中的学问竟值得一个国家开设学科去专门研究。
“嗯,可在工部下设一新所,用以吸纳天下精于此道的人才来研究。”
等到他们研究有成果,那到时候就可以派他们去顺天府营造新皇宫了。
【云青青一路走到尽头,就到了田径场的出口。
她没有多做停留,直接打车回宿舍休息。
在路上,她就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睛,只能靠播放视频来保留着一丝清明。
等到回了宿舍,她倒头就睡,连着充电宝的手机仍在自动播放。
——《妈祖》。】。
开篇仙女彩绸飘飘迎来送往,各路神仙次第阵列开来的景象就震住了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