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姐的孩子们从外面跑进来,个个跟脱缰的小野马,穿的都是改小的旧军服,膝盖和手肘处打着显眼的补丁。
一个黑瘦的小子哭着扑过来:“妈!大哥揍我,你得替我揍回去!”
杨玉贞笑着摸出钱包,给每个孩子塞了一角钱的红包,孩子们顿时忘了打闹,欢天喜地地围着她道谢。
看着胡大姐被孩子们缠得手忙脚乱,杨玉贞便起身告辞了。
杨玉贞回到家,今天两个男人都去上班了。
但家里的客人还没散,七八位军嫂正围坐在厨房里和包打听聊天,见杨玉贞推门进来,立马都停了话头,纷纷站起身围了上来。
“玉贞姐,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李嫂嗓门最亮,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就问,“听说你们今儿去看小张了?她那情况到底咋样啊?那天听着动静,可把我们吓坏了,幸好没事。”
王嫂也跟着点头:“就是就是,大过年的出这种事,揪心着呢。我们想着这几天先让她清静清静,等年过了再去探望,可心里头总悬着,你快跟我们说说,她还好吗?”
军嫂们你一言我一语,眼里都带着真切的关切。
家属院就这么大,谁家有个风吹草动,转眼就能传遍。
张桂兰上吊的事像块石头压在大家心上,既心疼她的遭遇,又怕过年去去见张桂兰彼此尴尬拿捏不好尺度,只能借着杨玉贞回来的机会,打听个究竟。
杨玉贞被围在中间,笑着接过包打听送上来的茶:“放心吧,人没事了,就是身子还虚着,得好好养几天。”
她没多说阮孟熙的刻薄,也没提那些糟心事,只拣着宽心的话说,“胡大姐给她留了吃的,也安顿好了,等过两天缓过来,就没事了。”
军嫂们这才松了口气,又七嘴八舌地念叨起张桂兰平日的不易,说着说着就绕到了阮家的行事上,免不了一阵唏嘘。
但大部分都在猜张桂兰之所以上吊,实在是她运气不好,遇到一个恶婆婆,所有的人都说这都是婆媳之间的矛盾,她男人就美美的隐身了。
当然也有人偶尔提到阮孟熙的事情,不过都觉得阮孟熙是一个很好的人,说一个好干部好儿子,好哥哥!
但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说他是一个好丈夫。
杨玉贞猜测有关阮孟熙是个好丈夫的传言,估计要不是男人说的,那就是婆婆们说的。
是的,哪怕有人说话有点阴阳的味道,但表面上都是肯定阮孟熙是个好人这事。
这不正是刚才胡大姐所指点的味道吗?
杨玉贞听着,没再多言——有些事,点到为止就好,日子终究是人家自己过,旁人再着急,也不能替她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