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元年,是新帝继位改元后的第一年。
因此在入冬后,礼部就上书问询年夜宴事项,长安仍是以先帝丧期为由,停办大宴,但民间灯会宴乐照旧。
富彦国知晓后,就来劝长安:“圣人,年夜宴向来是君臣沟通”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年夜宴不只是吃吃喝喝,是展示帝王体恤,是表达群臣感激,是君臣和和乐乐的表彰,是要让天下人都看到君臣一体。
去年不办宴会,还能说是先帝新丧,可今年,再以这样的理由,世人就该多想了,究竟是女帝无权,还是君臣不合。
长安当然知道,“富卿,这难道不就是事实么?”
自她继位后,难道就真的是君臣相得?无论是恩科之事,还是女子书院的筹建,亦或是江南道粮种和农具的推广,几乎就没有顺利过,处处受到掣肘,步步走的艰辛。
富彦国心下叹息,“圣人,君臣是要磨合的,您步子大的时候,臣下就要努力跑着跟随,但有些人确实跑不起来,有心无力,不是故意推诿的。”
长安:“那按富卿的意思,是要朕停下来等着?”
富彦国:“臣不敢。”
长安:“朕可以等,但为什么要等呢,其实事情很好解决,跑不起来没关系,换一批跑得快的,不就可以了。”
富彦国:“圣人,是打算整顿吏治?”
长安:“嗯,是有此意。”
富彦国有些沉默,他为宰相多年,自然是知道吏治之弊,官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沉重,知道早就该整顿了,但数次新政改革的失败,都证明了革新吏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那么好做到的。
长安:“冗官问题必须解决,朕不想一件事情拖个十天半月,太浪费精力了。”
“这样吧,你们尽快拿个章程出来,下次朝会上再议。”
圣人意欲解决冗官这件事传出去风声后,大小官员们人人自危,毕竟人人心里都清楚,谁闲着不干活,谁是关系户,谁倚老卖老光等着领俸禄。
虽说先帝时也曾提出过裁撤,但最后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可新帝不一样啊,说出的话跟打下的钉子一样,哐哐的,不达目的不罢休,说解决冗官,那就真的会裁撤一批官员。
至于说拿出跟先帝对抗时的架势,官员上下一心,逼迫新帝放弃此招,那就纯属痴人说梦了,也没人敢去试,毕竟先帝仁慈,新帝会提刀。
官员们风声鹤唳的过了一个年,开年后的首次大朝会上,长安就扔了一个雷,裁撤合并各职权部门,解决政务效率低下问题,让各衙门自行决定,看看如何精简人员,又精简哪些人员吧。
成功将矛盾转移到官员之间后,长安又以宫内清寂为由,召集宗室将幼童送进宫,陪伴太妃们以尽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