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能吃的,以前爹爹在书上看到过的。”江孜赶紧多解释了几句,对上江母的目光连连点头表示肯定,江母的眉头才慢慢的舒展开来,语气含着笑:“你爹呀,就总喜欢看些杂书。”
江源对父亲没什么印象了,仰着头看向江母,好奇的询问:“爹爹,爹爹是什么样的呀"
小家伙虽然小,但是也知道爹爹已经不在了,平时乖巧懂事从来不问爹爹相关的事情,因为娘亲会伤心,这会儿听娘亲主动提起了爹爹,江源终于忍不住询问了起来,江母嘴角含着笑摸了摸江源的脑袋:“是个很温柔的人。”
江孜没说话,静静的听着江母回忆着他们的父亲。
夜里哗啦啦的下起了大雨,动静不小,把江孜给吵醒了,但也就约摸下了两刻钟,都没来得及缓缓趋小,说收就收,片刻间就戛然而止。
雨后凉爽,窗户一打开,舒服的细风扑进来冲淡了屋内的闷热,吹在身上松惬得紧,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夏天,江孜终于睡了个好觉,睡着之前还在想着下雨了就可以上山采蘑菇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江孜早早的就起来了。
早饭喝糙米粥,掐了些菜园子里白菜的嫩叶熬成蔬菜粥,再配一碗咸菜就算应付过去了,把粥熬上,她便去勺了一碗玉米面和半碗黑面掺在一起,再加上之前发面留下来的一小块老面,和好面等中午的时候做菜窝窝头吃。
老面发面会比较慢,天气热需要差不多四个小时,反正现在还早也不着急,放在一旁就不用管了。
昨晚下雨了,山上肯定能摘不少的蘑菇,江孜惦记着上山,也没等江母和江源,自个先吃了早饭,背着竹筐准备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刚起来。
“阿孜,你怎么这么早?”江母有些惊讶,拉住江孜,将她戴歪的草帽扶正,江源正在屋里穿衣服,听见动静就往外跑,衣裳还挂了一半在脑袋上。
“慢点,等下摔着了!”江孜伸手帮江源把衣服穿好,又弯腰给自己的布鞋上套了一双草鞋,这才跟江母解释起来:“昨晚下雨,今天山上肯定有不少菌子,我早点去,今天多摘两筐,明天背到镇上去卖。”
“行,那你小心点,有多少摘多少,可别为了贪多就往深山里去。”江母嘱咐着,又抬头看了看外头天色,应当是不会下雨了,便让她早去早回,自个则领着江源去吃早饭。
依旧是从村尾的小道进的后山,因为下雨,山路不好走,满是泥泞,现在时间还早,估摸着也就刚六点出头的样子,这会村里人大多才刚起床。
她只有一个人,摘不了多少菌子,也就只能趁着别人还没来的时候抢先一步,等村里的叔叔婶婶们上山了,她可就抢不过人家了。
第7章、菌子
江孜的运气不错,她刚走过山坡就看到倒在路边的枯木上长满了灰白色的菌子——其实她只认得一些常见的菌子,这种刚好是她认识的并且喜欢吃的。
平菇又叫北风菌,秀珍菇,这里的人通常也都叫它平菇,是最常见的菌子之一。
既然看到了,自然也不能放过。
江孜毫不客气的将枯木上的平菇全部收进竹筐,数量可不少,估摸着能有一两斤重。
刚上山就来了个开门红,江孜越发的兴奋起来——摘菌子就是这样,越找越摘就越来劲。
她也没往里多走,就眼尖的看到自己面前杂草底下长了好几丛的草菇,江孜连忙蹲下来小心翼翼的摘下放进竹筐里,她也不着急,蹲在那里慢慢的找着,东一朵西一朵,倒也找了小半竹筐的,可比之前的平菇收获多了不少。
天色大亮,上山摘菌子的人越发多了。
村里人一向过得清贫,不是农忙的时候,家里的男人都会去镇上找短工做,所以此时上山的多是些女人和八岁往上的小孩,他们一般不敢往太深处走,大家挤在半山腰,再多的菌子也不够摘的。
在江孜看到的草菇再次被眼疾手快的张婶捡走以后,她决定绕路找个人少的地方——她实在是比不过这些婶子们。
江孜一路往右走,陆陆续续又捡了些平菇,鸡腿菇,香菇,草菇,数量都不算太多。
直到她被几棵倒下的大树拦住去处,一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黑木耳,密集恐惧症看到了估计脸都得绿,但是江孜要高兴疯了。
这么多黑木耳,怕不是能有十来斤?
这可是好东西啊!
江孜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这里处于阴暗处,偏潮湿,地面还有青苔。
这环境,妥妥的菌子天堂。
她只是稍微打量了一番,就看到树桩旁边的草地上还有好多的草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