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收鸡蛋直接卖,我还想做成吃食去集市上卖卖看。”江孜细细说了自己的想法:“我就做些最简单的酱鸡蛋,成本不高的。”
“可是这能行吗?”江母有些担忧:“做吃食生意还得你一个人天天去镇上,太辛苦了。”
挣钱怕什么辛苦?怕辛苦就别想挣钱。
江孜继续劝说:“娘,咱们得想办法挣钱,辛苦算什么,你想想大哥,都十七岁了,该攒钱成亲了不是?我想过了,卖不出去大不了自己吃,成本不高的,而且如果吃食生意不错的话,咱们就能让大哥回来了,码头上干活太辛苦了,我都怕大哥的身子熬坏了。”
江孜的话算是说到江母心里去了。
码头上搬货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村里也有人年轻时在码头上搬货的,年纪大了以后经常腰痛,那是太过劳累,伤到筋骨了。
如果可以,江母也不想让自己儿子在码头干苦力——江谌可是十三岁就去码头,那会他还只是个孩子。
江母又去屋里拿出来六十枚铜板。
这些钱够在村里收九十个鸡蛋,拿到镇上去卖就能挣三十文钱,一个月可以挣九百文钱——江谌在码头干苦力,一个月下来都才挣八百文钱。
这不算不知道,算下来比江谌干苦力还多挣一百文钱呢。
“娘,你想什么呢。”江孜有些好笑:“你以为每天都能收到这么多鸡蛋?大家家里养的鸡又不多,一天能有多少鸡蛋啊?”
江母反应过来,也不气馁:“那能挣一些是一些。”
说着,她去厨房拿了小菜篮子就出去收鸡蛋,江源屁颠儿的跟了上去,江孜又休息了一会就去了厨房,把猪板油用清水清洗一边,切成小块直接放进铁锅里,用小火慢慢熬就可以了,简简单单的。
第17章、酱鸡蛋和泡椒
江母和江源回来时,猪油刚熬好,大约有六两猪油,空气中弥漫着猪油香,江源迈着小短腿飞奔进厨房,正好看到江孜捏起一块猪油渣塞进嘴里,他立刻大喊一声:“阿姐偷吃!”
江孜转身朝他招手:“快来,刚出锅的猪油渣,我撒了些白糖,趁热吃超级好吃。”
江孜当然没舍得将猪油渣全部当零嘴吃,只留了七八块给江源,江源吃得满嘴是油,也不小气,硬是分了江母和江孜各两块,然后在旁边嗦手指,最爱干净的江母也没舍得这会说教,只是暗自叹气——都是她身子不好拖累了孩子们,不难阿源怎么会长到五岁了也没吃过几次油渣和肉呢?
厨房太热了,江孜将他们赶了出去,将熬好的猪油倒进陶罐里,铁锅里留了些底油等晚一些煎油渣葱花饼当晚饭——先将葱花和油炸剁碎放进大碗里,倒入玉米面和粗面,加水调成面糊糊放在一旁,再去菜园子里摘了一颗小白菜洗干净切好等会煮个简单的白菜素汤。
晚饭的配菜都准备好了,也不着急做,江孜先拿陶罐烧水煮鸡蛋——江母换回来九十个鸡蛋,她准备拿三十个做成酱鸡蛋。
毕竟是第一次做酱鸡蛋出去卖,她也担心做多了卖不完,做三十个先试试水。
煮好的鸡蛋剥壳泡在酱汁里腌制入味就是酱鸡蛋了,酱汁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蒜片,姜片,葱段,洋葱末,小米辣混合在一起加凉白开,加盐和白糖,最后放一勺酱油和米醋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鸡蛋还没煮好,江孜就先去洗小米椒了,红色的和绿色分开,红色的做蒜蓉辣酱,绿色的做泡椒,做泡椒最好选绿色的小米椒,腌制以后颜色才会变黄。
江孜将洗干净的小米椒放到太阳下暴晒晾干,顺便用菜篮子装了二十几头大蒜拿到院子里树荫下,叫来蹲在墙角正无聊数蚂蚁的江源来剥蒜,江母正在绣帕子,一抬头也惊到了:“阿孜,你要剥这么多蒜干嘛?”
江孜简单解释起来:“我不是买了不少辣子吗?准备做些蒜蓉辣子酱。”
江母似懂非懂——她家阿孜最近突然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做饭的手艺越来越好,折腾一些奇奇怪怪的吃食,还别说味道真不错。
算了,反正她想要做吃食生意,随她吧,这些大蒜又不值钱,都没人愿意花钱买的。
江母这样想着,又低头专心绣帕子了,被抓了壮丁的江源坐在小板凳上慢慢悠悠的剥着蒜。
江孜回厨房,将煮好的鸡蛋泡在冷水里,就去找了一个干净无油的陶罐里,往依次倒入凉开水,白酒和米醋,再加上白糖和盐,等小米椒晾干加进去,腌制二十天左右,泡椒就算做成了,这泡椒腌制的时间越长越入味,到时候她要用来做无骨泡椒鸡爪!
想想都要流口水。
将陶罐搬到阴凉处放好,江孜就开始剥鸡蛋,剥好直接泡在酱汁里就可以了,然后她突然想起来——要卖吃食得准备包装,总不能让人家自己带碗过来吧。
可是什么包装呢?
对了,家里还有不少的油纸,可以叠一些油纸碗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