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也不知道闲聊到什么时候睡着的,最后是被江源叫醒的——小朋友皱着小眉头,伸手扯着江孜的衣角:“阿姐,阿娘说你不能再睡了,睡多了晚上就睡不着了。”
于晓静打着哈欠坐起来,探头看了眼窗外的天色,惊了一下:“时候可不早了,我得去山上了。”
说完就从床上蹦下来,边走边弯腰伸手给穿鞋,她才走出房门,于婶的声音连房间里的江孜都能听到:“你这懒丫头!也不怕睡多了晚上睡不着!小心明早也起不来!”
话音刚落,江孜也走了出去,于婶的语气瞬间变得柔和了许多:“阿孜累不累呀?时候不早了,午睡不能睡太久,过来坐着陪婶子说说话。”
“不累的。”江孜微笑着走到于晓静身旁,于晓静便偏头在她耳边小声嘀咕:“这哪里是我阿娘?是你家的吧?!”
“胡说八道什么呢!不是要去山上?赶紧的,早去早回。”江孜伸手就朝着她的额头拍了一巴掌,于晓静吐吐舌头,喊着说要去山上就跑出了江家——于晓静每天回来都要去山上,摘些野菜野果的,算是乡下农家孩子们的习惯了,不管怎么样每天都要抽空去山上转一圈,捡些柴火回来都行。
江孜实在是有些困,干脆去厨房洗了把冷水脸,整个人才彻底清醒过来,然后低头就看到一直跟在自己身旁的江源——小家伙似乎有些委屈,撅着小嘴。
“怎么了?谁欺负我们家小阿源了?”江孜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江源不高兴的甩了甩脑袋控诉江孜:“阿姐,今天的糖糖没给我!我想吃糖糖!”
江孜不由得笑了:“你个小家伙来碰瓷呢?都说了今天吃了那么多的蛋卷,就不能吃糖了,等下牙齿里面都是蛀虫,牙齿掉光光了!”
“才不会!阿姐坏坏!”江源一把捂着嘴,气哼哼的转身,迈着小短腿就跑——果然这臭小子的话不能信,上午还说最爱阿姐了,这会就是阿姐坏坏了。
第62章、面包窑
现在已经快要申时,估计是两点半左右的时间,于婶在帮江母缝制衣服,张宁宁在用野蕉叶子做包装盒,江谌则在新灶台里塞木材生火,灶台旁放了不少石砖黏土,是预备做面包窑的材料,院子中央摆放着五六个簸箕,晾晒着已经清洗过的树莓,同样清洗掉泥土的红薯堆成一座小山一般。
大家好像都忙碌了很久,她却在偷懒睡觉——有点不好意思……但是真的挺舒坦。
“阿梓,你要没什么别的事,我去叫晓毅过来搭把手,帮你把那什么面包窑搭起来?”
来的不只是于晓毅,还有于叔和于晓晨,江谌便派不上太大用场,在旁边搭手帮忙,江孜则在旁边做指挥——她是没做过面包窑的,就是看过些视频,充其量算是个理论家。
面包窑烘烤面包依靠的不是明火,而是炭火的余温,这就意味着面包窑要有极强的保温效果,才能让炭火的余温将面包烘烤成熟,除了面包,还能做披萨,烤鸡烤鸭,水果干等。
做土灶剩余的泥砖用于再搭个面包窑绰绰有余,泥砖做底,先搭了三层的基座,上面铺上一块加厚的石板,然后在石板上方用泥砖砌出凹槽,往里填充保温材料做成保温层——所谓的保温材料用的是从村外河堤旁挑来的黏土,再加上细沙,小石子等。
最后在最外一层涂一层黏土,中间再加一些稻草干草来预防黏土开裂脱落。
还需要简单做一个窑门,就算大功告成了。
“辛苦了这么久……晚上一起吃饭,我今天做些好吃的!”江孜看着新鲜出炉的面包窑非常高兴,指了指旁边的新灶台:“今晚就用新灶台开火!”
于叔于婶照旧是不肯的,江母只是一句话让他们妥协——要么收钱要么一起吃顿晚饭,谁家请人搭灶台不给报酬的?
于晓静是最开心的,自从尝试过阿孜的厨艺,她就觉得自家阿娘和嫂嫂做的饭菜实在是……很一般。
当然她自己做得也不好吃就是了。
江孜指挥着江谌和于家兄弟将平时吃饭的长桌搬到新灶台旁,又将需要的一些油盐酱醋都拿出来摆放在桌上方便拿取。
江谌回来的时候有将江孜需要的东西买回来了,一副猪心,半斤莲子和百合,晚上正好炖汤——莲子百合猪心汤滋阴清肺,养心补血,安神定惊,是非常不错的药食滋补汤。
干百合和莲子先冲洗干净用清水泡发待用,等会用来炖汤。
申时过半,暂且还不着急做饭,江孜让江谌帮忙去地窖拿十几个番茄,准备先熬番茄酱,再炸些红薯片——听说刚开始的时候,不少人觉得便宜的红薯怎么能卖出6文钱一斤的高价,就差被几个人指着鼻子说奸商了,但是好在即使只是简单油炸的红薯片,香甜酥脆,还能长时间保存,还是征服了众人的味蕾,十斤红薯片根本都不够卖。
“你告诉我红薯怎么处理,你去熬番茄酱。”江谌是个闲不下来的,将红薯抱到木盆里冲洗,削皮,江孜则在旁边跟如何处理红薯——很简单,就是切成薄片的红薯要用冷水多吃冲洗,洗掉淀粉,然后沥干水分就可以了。
番茄酱和树莓酱的做法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番茄去皮切碎放入锅中加白糖熬煮,熬到浓稠就可以了。
十几个番茄大概有五斤重,加了一斤白糖,共有四斤多的番茄酱。
番茄是山上摘的不花钱,白糖是30文一斤,四斤多的番茄酱的成本也就是30文钱而已。
树莓酱卖20文一罐,番茄酱也按照这个价格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