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边想边忙碌,于晓晨也不得空,在处理鸡肉鸡爪,张氏则是在打扫卫生洗刷碗筷,得空了也来给于晓晨帮忙。
七月二十七号农历初五,江家食肆的七夕活动正式开始。
说实话,无论是江孜还是其他人都觉得就算大家都冲着活动来消费,也该是来用午膳,本身江孜定价就不高,靠早膳一次性消费够六十文可不容易,至少都得点上四人份的早膳就行。
谁知道一大早的她们都才刚铺子,都没来得及做准备就来了一堆人。
是的,就是一堆人,基本都是五六人一起扎堆的往铺子里走,还好铺子里的都是长条椅子,一桌坐五六人都没问题。
一会功夫八桌满满当当的,还有人在等位,也有人在看架子上的好点点心,张氏忙着将从家里带过来烤好的巧果摆好,三个一串,每个形状都不一样,好些人都在问价格。
于晓静和于晓晨点单,江孜则在柜台前和江母说了两句话就匆匆回了厨房。
没料想会有这么多人,江孜赶紧先烧了一锅热油,张宁宁去挨个取出吊在水缸里备好的食材——要用来油炸的巧果胚和油条胚,包好的韭菜鸡蛋馅和猪油渣白菜馅饺子,还有早就洗得干净翠绿的菜心。
炸巧果,煮饺子,炸油条,煮豆浆,还有鸡汤面,卧上一个荷包蛋再加些翠绿爽口的菜心,简单清淡却鲜美极了,桌上有蒜蓉辣酱,辣椒油还有醋,吃饺子自己配蘸料,若是吃汤面觉得太清淡也可以加一勺辣油,香香辣辣的好吃极了。
本就为了预防着举办活动就多准备了些食材,结果还是不够卖的,于晓静累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最后哑着嗓子跟江孜吐槽:“还有三天时间,咱们又不会跑,这一大早的扎堆的过来就为了抽奖。”
“这不是怕有奖的条子被别人先抽走了。”江孜叹气,她理解,她真的累死了。
“胖婶把一大家子叫过来了,六个人光早饭就花了八十文,非要拉着我问再买些巧果凑够钱能不能抽两次。”于晓静又往嘴里塞了一大口水,继续道:“我刚说可以,她就去挑了八串巧果,整整八串!还说今年家里就不做巧果了。”
“有人见没座位了,干脆要了六串巧果。”张氏也在旁边,一边清洗碗筷一边说:“还有人听说有六种口味,怕是吃不全,要了够两次抽奖机会的十六串呢!这要是还吃不全,那真只能说运气太差了。”
张宁宁听得都没了笑脸,话语里都透着疲惫:“咱们今儿还得继续做些巧果胚,压根不够卖的!”
第128章、七夕活动(五)
这一天几乎没停下来过,申时过半了铺子里还有客人。
食材都用完了,于晓晨去屠宰场了,张宁宁几个都在后厨做巧果胚,冲着抽奖的人太多,昨天做的竟是全都卖完了。
“这样可不信,哪里忙得过来。”于晓静甩甩胳膊,只觉得手都快要抬不起来了,张宁宁皱眉:“也不能太晚回去,可这会回去太耽误事了。”
江孜想了想,做出了决定:“这几天大家辛苦点,晓静和嫂子,我们三个就住在铺子里,晓晨哥送我娘和张婶回家。”
“要不我也都留下来,我看你们是忙不过来。”张氏说道,她别的帮不了太多,打打下手,备好第二天要用的食材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也可以想于晓静那样专门来用模具把做好的面团印成巧果胚子——总之,多个人手更好干活。
“不用了,我们也忙得过来,婶子你还是回家去,你家里事情也不少。”江孜拒绝了,至于其他人都没什么意见,江孜就去跟江母说这事,被江母说了一通:“不行,就你们几个女孩子住在铺子里,夜里出事了,遭贼了,要怎么办?”
不过到底没拒绝,只是非要于晓晨也跟着住在铺子里,有一个男人在,比较安全。
而且江母还有个理由:“你那面包窑的只有你跟宁宁用得惯,你两都不在,就不怕那些巧果胚子烤坏掉?让晓晨跟你们住在铺子里,宁宁和我们回去就行了,这每天都走的路,能出什么事?”
江孜一听也没错,就这么定下了,和大伙说好,改回的就回了,改忙活的继续忙活着。
镇上不比村里宽敞离山间近,更是闷热,于晓静开了窗户通风透气,又抱了两盆井水放在床边,把水壶和水杯直接泡在井水里说要喝井水镇着的凉水,也不怕夜里喝多水老是起夜,江孜也不管他,抱着一盆井水用水瓢勺了洒在地上,房间离瞬间都凉爽不少。
“你说你非要跟我挤一个屋干嘛?”江孜半靠在里侧,偏头看向躺在自己身旁的于晓静,伸手把她往外推了推:“挤一起热死了,你再出去些。”
“再出去我就掉下去了!”于晓静摇着蒲扇躲开江孜的手:“我这可是好心来给你扇风呢!”
“那我真是谢谢你呢!”江孜翻了个白眼,于晓静一点都不当回事,还洋洋得意的接受了她阴阳怪气的道谢:“不用谢不用谢,我们谁跟谁啊?这都是小事!”
江孜懒得再理她,拿起账本翻看着,随即又笑得一脸灿烂:“今天累是累了点,可挣不少,能抵了平时两天的收入呢!”
“那岂不是有个四五两的收入?”于晓静惊叹:“这个收入勉强还是对得起我们今天的努力。”
江孜有些无语,勉强?你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