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阿孜丫头?你哥说这石磨就是你要的,找两个人搬下去吧。”老爷子打量了一番江孜,拍了拍驴车车板:“这玩意重着呢,叫几个力气打的人来。”
方芸连声应了,跑去加工坊那边叫人——于叔他们都在,不怕没人帮忙扛石磨。
“老爷子,你在这等会,我去给您倒杯水喝,顺便把尾款给您结了。”江孜礼貌的打了声招呼,往里走时,刘婶正拿着一碗水:“我给老爷子送碗水。”
江孜回屋翻出装钱的小木盒,里面有些空落落的——从租完铺子后的空盒子再次塞得满满当当的也就这么个把月的时间,结果买完人就回到了解放前,好不容易又攒了些,这两天又是建围墙,又是做石磨,又是挖水井,还跟人定了两头小猪仔,这钱是哗啦啦的往外流,简直要把江孜给心疼死了、
她只能自我安慰——会花钱的人会赚钱,花的钱越多,那就证明她以后只会越赚越多的!
江孜从盒子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最后长长叹了口,拿出来一块小碎银子,又把盒子合上,藏在被褥下,这才慢吞吞的往外走,等在外面的老爷子倒是没有不耐烦,喝了一碗凉水,拿到银子又赶着驴车慢慢吞吞的走了。
“这老爷子做的石磨可真不错,瞧着比咱们村口的那石磨都要好呢。”刘婶拿着空碗和江孜一起往里走,问:“阿孜,你方志叔说已经把你拿过去的香料都磨成粉了,接下来要做什么?”
“拿过来咱们打包。”江孜打了个哈欠,刘婶立刻关心的看了过来:“你告诉我和方芸就行了,你去睡个午觉,这两天你可累得不轻。”
那还真是累得不轻呢。
于叔给铺子那边挖完了地窖就领着人来这边搭围墙,一下子又多了四张嘴吃饭,还是特别能吃的大老爷们,江孜和方芸每天准备的大锅饭真的是超大份,要不然还担心不够吃,早就没了第一天给刘婶她们做饭的兴致勃勃,当时还有心情研究菜单,弄得精致好看呢——现在?呵,要什么精致好看?能吃饱肚子就行了!
就像今天中午,江孜和方芸揉面做了二十几个野菜黑面大馒头,煮了一大锅的猪肉白菜炖粉条,直接煮没了她五斤红薯粉,另外还配了于婶做的酱菜,那都是用大汤碗装的,吃得干干净净。
感觉猪都没他们能吃!
算了,这么人家不好啊,毕竟帮自家干的苦力活啊。
江孜到底没有回屋去睡,因为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请了村里的何老爷子和他女婿过来挖水井,院子还在晾晒红薯淀粉,到处都有些乱糟糟的,刘婶和方芸知道江家只有江孜一个人在,留在这边陪她,在厨房里帮忙炸红薯片,方志叔和苏民叔在加工坊那边,一个在将江孜分类好的香料磨成粉,一个在手摇绞肉机把红薯块绞成浆水。
江孜之前的担忧在第二天就成真了——村里有人找到村长那里抱怨,村口的石磨虽然是公用的,但是实际上大家都只是偶尔用来磨磨面粉,哪有像江家这样现在这样的,隔三差五就要用上一回,还说什么石磨这东西用的多了容易坏的,到时候坏了谁来赔?
得嘞,好在已经找人做石磨了,江孜还特地让于晓静这个八卦小能手去打听到了是谁家去找的村长——小心眼的江孜决定以后缺人的时候,也不找他家的人!
最辛苦的就方志叔和苏民叔了,这人都找上村长了,他们哪里还会去用石磨呢?
就只能是把红薯切得小小块,然后用手摇搅拌机来绞成浆水,不仅累,效率还低。
本来以为做个新石磨要个五六天,结果这才第三天就送过来了——恭喜方志叔和苏民叔远离手动绞肉机。
只是到了加工坊,她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新石磨是有了,但是家里可没有驴没有牛,那谁来拉磨呢?
这就真的难搞啊——人力拉磨?
第170章、露馅了
没有驴,没有牛,那就只能人力拉磨了。
江孜瞧着他们那累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的样子尝尝叹了口气,回了自家院子,坐在那里思索——她的小金库里的钱……加上这两天铺子里赚来的银子,买头驴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太难了,她还是好缺钱啊。
江孜下午就教刘婶和方芸按比例把香料粉装好成卤味包,这是乔家酒楼新订的那一批卤料包。
另外多口味的炸红薯片卖得超级好,江孜在家做调料粉都做不过来了,当然了——刘婶和和方芸也一直在炸红薯片,忙得不可开交,齐叶还想再额外定一批放到茶楼去卖被江孜拒绝了。
做不完,根本就做不完。
好在这天张宁宁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明天我和晓晨就不去镇上了,林姨几个上手快,铺子可以直接交给他们了。”
江母也说:‘晓静最近做的账不错,我明天也不去镇上了,让她半个月送一回账本给我查一下就行了。”
张宁宁和于晓晨回加工坊帮忙这件事让江孜开心坏了,拉着张宁宁的手不放:“嫂子,这加工坊就差你和晓晨哥了,明天我就带你们好好熟悉一下,以后加工坊就交给你们管了。”
江孜觉着自己离甩手掌柜的梦想越来越近了,真的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