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市面上很难买到葡萄,买得到的葡萄价格也是虚高不划算,然后白糖的价格也不便宜。
自己酿造费时费力的。
其实也没省下来多少成本。
但是买东西不就是得讨价还价啊?
“这里所有的葡萄果酒我全要了,麻烦给个实诚些的价格。”江孜说得直接:“我自己也会酿造果酒,如果不是因为需要等的时间太久,你这批果酒的品质确实不错,不然我是不会买的。”
“小丫头说得像是真的一般。”中年大叔笑,摆明了不信江孜会酿葡萄果酒:“就当你说的是真的,你自己酿葡萄果酒,你能买到多少葡萄?如今葡萄的价格也不便宜,买到了原料再酿造也需要花不少时间。”
他摇摇头:“最多每斤便宜两文钱,不然我大不了挑着去县里那些大户家里敲门去问问,总能卖出去的。”
于晓静皱眉,想说什么被江孜拉住,一口答应:“行,那就118文一斤,这里的我全都要了。”
江谌和于晓毅小心翼翼的将装着绢花簪子的木盒贴身收了起来,刚走到江孜和于晓静身旁,就听到这么一句话,都傻了一瞬——因为这个摊位上可是摆放着好些个酒坛子,瞧着怕是有好几十斤的样子。
买这么多酒?还要118文一斤?这么贵,上等的白酒吗?
上等的白酒也不用买这么多啊。
难不成被骗了?
江孜解释了好一会才让江谌相信真的没有被骗,江谌这才跟摊主沟通起怎么处理这些果酒——这么多得搬到驴车上去才行。
“这样,你们继续逛你们的,反正这些酒你们都买下了,我也没什么事情了,我给你们送到牲市,等你们来了在结钱怎么样?”
这样的建议当然是最好了,码头才刚逛了没多久呢,江孜想买的东西可不少,当即就欢喜的应下了,说好了一会碰面的地方才各自分开。
接下来江孜拉着于晓静又买了不少东西,直接开启了大采购模式。
外地商人带来的晒干的海货——海带、虾米、干贝、鱿鱼、鲍鱼、海蛎、海参等等,反正剩余的尾货全部包圆。
除了晒干的海货,少见的食材,还有什么各大州郡流行的手霜、口脂、面脂、胭脂、眉笔、头油——江孜劝着江谌他们每样都拿了一些。
“爱美可是女人的天性!要想让女人舍得花钱,那必然是能让她们变美的东西。”
这番话成功的让江谌和于晓毅信服并且大手笔的付了钱。
其中江孜还特地拿了一盒比较贵的手霜——那外地商人说对手保养效果非常好,那就特别适合江母,毕竟她要刺绣手不能变得粗糙,容易刮坏布料。
江孜甚至还看到了几个金发碧眼的海外商人,讲着一口塑料普通话,于晓静一脸稀奇的想要凑过去又害怕,被江孜拉了过去——若不是于晓静他们在,她高低能蹦出来几句外语跟他们好好沟通一下。
这些海外商人卖得东西就比较杂了,什么海外的琉璃、首饰、服饰、能砸死人的干面包……还有大量的香料——外国人很喜欢用香料做菜,可大华朝的香料大料都是当做药材用的,没几个人买,剩了一大堆,被江孜低价全买了下来,可比在药铺买要剩下至少三分之一的钱呢。
第186章、下次还敢
当然,除了这些,他们还买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做工精致的拨浪鼓,漂亮的木制簪子、石磨小动物,古代版本的木头乐高建筑……
每样多多少少都拿了好几件,两位半资深货郎打算试试水,如果好卖还会继续来县里淘货。
当然,他们两个除了掏钱买下看中的货物,还得乖乖充当无情的搬运工,期间江谌甚至回到牲市区放了一次竹筐——实在是买的东西太多了,顺便收了那些葡萄果酒,还花钱请人帮忙看着驴车上的东西。
牲市只是寄存驴车,车上的东西要是丢了他们可不管的。
想要帮忙看东西,那就是另外的价钱了。
差不多到了下午四点,在江谌的左催右催下,江孜和于晓静这才意犹未尽的跟着他们往回走。
“你瞧瞧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回到镇上的得要一个多时辰,到时候都多晚了?娘和于婶等了这么久,肯定要着急坏。”坐在外头赶着驴车的江谌念念叨叨的,江孜恨不得用手堵住耳朵,于晓静小声地在她耳边嘀咕:“还不如坐我二哥赶的驴车呢!阿谌可真能念叨。”
江孜无奈耸耸肩——确实是太晚了,到铺子估计都要六点多了,虽然现在天黑得晚,可当时说好的是在四点左右就要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