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说这话时还挺骄傲,江母顺势夸了她几句——江家传统,家中小辈得适当的夸奖,但不能夸奖过度导致骄傲自满。
不过无论是江孜还是江谌,都算得上是谦逊有礼不骄傲自满的好孩子。
也没说几句话,江母就被于婶叫走了,江孜在厨房转了一圈,确定晚上的菜单——清炒豆芽,番茄焖豆腐,香酥素茄盒,杏鲍菇做的素咕噜肉,还有现代时她曾经在广东吃过的一道罗汉斋——听说在广东每逢初一十五,许多人家都会做这道菜。
至于汤……
江孜非常死脑筋的再次选择了萝卜炖玉米。
多做几遍,多练练手,兴许味道也能变好不是?
晚饭的准备工作都是由张宁宁来帮忙的,所有的菜都清洗干净,素炒豆芽和番茄焖豆腐由张宁宁来做——张宁宁跟在江孜身旁的时间不短了,厨艺早就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简单的菜式她都做得不错。
至于江孜,也要准备其他的菜。
茄子做成素茄盒,简单腌制,沾了面粉丢进清油中油炸。
杏鲍菇做的咕噜肉是真的完全没肉,但是江孜是谁,那必须得做得味道相似,模样也得相似,洗干净的杏鲍菇先被切成小段,然后又花了至少半刻钟的时间对着那些杏鲍菇修正了半天,除了杏鲍菇原本白嫩嫩的颜色,其余的都像极了一块块五花肉,看得一旁的张宁宁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阿孜,你可真行,我真的是服了你了。”不仅觉得江孜厉害,张宁宁还有些疑惑:“你为什么非要花时间把这杏鲍菇弄得跟五花肉一样,说实话……咱们自己在家吃,没必要整这些虚的。”
张宁宁说的是实话,她就是个俗人,在家里吃,好吃就行了,其他的其实真的不大重要,像不像肉的无所谓,本身就不是肉嘛!
“可是我做的是素肉!”江孜强调:“它就得像肉。不然怎么骗得到晓静。”
张宁宁点头。
明白了——主要还是为了能唬住晓静。
那一会她肯定什么也不说,专心看戏。
江孜认真准备她的咕噜肉,在装着的杏鲍菇碗里加盐、糖、胡椒粉、酱油拌匀腌制一段时间,然后调一碗面糊放在旁边。
等到锅里的清油烧开。江孜用筷子将腌制入味的杏鲍菇先裹上浅浅一层红薯淀粉,再放进面糊里裹上一圈,扔进已经烧热的清油里炸到金黄色,然后又切了些胡萝卜丝,红绿甜椒丝和炸好的杏鲍菇一起翻炒出锅。
嗯……瞧着非常的有模有样。
“这怕是不止能骗得了晓静一个人。”张宁宁感叹,她要不是亲眼看着江孜做的,她都得以为这就是一盘肉菜呢。
紧接着江孜就做了罗汉斋,这道菜里面放了豌豆、玉米、平菇、香菇、杏鲍菇、木耳、胡萝卜以及粉丝,做法是极其简单的,有时候江孜甚至更愿意把这道素淡的菜式称之为素菜炒粉丝?
这要是让广东人知道了怕是要掀了她的桌子。
但是这道菜确实也不错,鲜甜爽口,不仅好吃好看,还营养丰富,里面的粉丝最是入味,是这道菜的精华所在,才吃了一小会,里面的粉丝就被众人给瓜分完毕。
粉丝也算是主食,很添肚子,这就导致米饭剩了许多。
看来明天就直接做个玉米豌豆炒饭?
炒饭就得用隔夜饭做着才香呢。
第189章、素斋(三)
至于江孜用杏鲍菇做的咕噜肉,刚才上桌就被于婶批评了。
“阿孜,不是说了这几日吃素斋吗?你怎么又做了肉菜?快端下去。”于婶一边说着一边用不赞同的目光看着江孜,于晓静则在旁边咬着筷子小声嘀咕:“想吃。”
“想吃什么想吃?不许吃!”于婶扭头将矛头对准于晓静,无辜躺枪的于晓静直呼冤枉:“我的嘴就是非要想吃我有什么办法?我能控制我的手不去夹肉吃就不错。”
“好了好了,这又不是晓静的错,是阿孜不该做肉菜。”江母来打圆场,伸手想要把那盘菜端走,一直忍着笑的张宁宁伸手阻拦:“这不是肉菜,是道素菜。”
“素菜?”
这是江母、于婶、于晓静齐刷刷一同响起来的默契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