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在疑惑,而于晓静还在继续说。
“胡老伯和胡阿婆也挺可怜的,听说胡阿婆生女儿的时候伤了身子,女儿娇养到咱们这个年纪,不知怎么的就溺水了,老两口相依为命在邬平巷开面馆,如今年纪大了,也确实干不动了。”
顿了顿,于晓静又道:“阿婆说他家闺女跟我像极了,一样的活泼开朗,所以见着我就喜欢,如果我租了他家铺子,他们也能常常见着我,心里也高兴。”
“那你还是记得跟于叔于婶商量一下,开铺子也不是小事。”江孜提醒一句,于晓静无所谓的摆摆手:“哎呀,也没什么啦,能自家开铺子,他们肯定会乐意的。”
“那也要提前商量一下。”江孜强调。
说实话,她听了于晓静说的话就觉得不太妥当,胡老伯和胡阿婆没有儿女,老来无依,又觉着于晓静跟自己早早去世的女儿相似,想要对她好,愿意低价把铺子租给她固然是可以理解。
但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和便宜可不一定得来都是好的。
如果他们生了别的心思呢?就这样缠上于晓静呢?人心难测,更别说其实并没有过多接触甚至还只能称之为陌生人的老两口。
“好好好,我今天抽空就跟他们说说。”于晓静见江孜一直在强调,答应得也爽快,只是瞧她的样子是完全没有往深处想,确确实实还是个单纯的十四岁的小姑娘——估计于叔于婶那边想得比她要多多了呢。
于晓静想要把铺子租下来开杂货铺的事情还真不一定能成。
可这丫头哪里知道江孜在想什么,还在兴致勃勃的与江孜说着杂货铺的规划,江孜哪里会泼她冷水,顺着她的话还说了好些建议呢。
小姐妹俩跟在春游似的慢悠悠的,等到了铺子里已经过了早饭时间,大堂坐着几位没什么事的老食客,点了一壶茶,要了些点心,凑在一起侃大山,瞧见江孜就忍不住调侃起来:“哟,这不是江小老板吗?今儿怎么有空来了?我还以为这食肆是打算要换老板呢。”
“最近比较忙。”江孜还有些不好意思,回了一句话拉着于晓静就往后院跑,另一个食客赶紧追问:“哎哎哎,小老板别急着走啊,今儿中午挂牌出菜不?如果有的话,我今儿就不回去了。”
“一会我瞧瞧有什么食材。”江孜回了一句,进了后院就看到赵婶正端着一杯水靠在厨房门口,刚准备打招呼,赵婶就先开口了:“姑娘你可算是来了,今儿有不少食客知道你会来镇上,都等着你挂牌出菜呢。”
……
食客问完了,自家人也要问一遍。
“我先瞧瞧有什么食材。”江孜往厨房走,问:“今天的午膳你们挂牌了什么菜?”
“泡椒鸡杂,糖醋排骨,红烧素鸡,凉拌茄子、凉拌三丝,再加一个冬瓜素汤。”赵婶跟着江孜进了厨房,指着角落里的一筐莲藕笑:“这莲藕就不错,还是咱们食客自己送来的,说是娘家那边种植莲藕,送了两大筐,家里实在是吃不完,我就用市场价买下来了。”
江孜走上前翻看,点头:“我也许久没吃过莲藕了,确实到了挖藕的季节了,回头我就让加工坊那边多收一些莲藕做藕粉。”
“藕粉我倒是听说过,就是不会做。”赵婶笑:“我们只用来炖汤和清炒,林荷做的蜜汁藕片味道不错,可惜用了不少蜂蜜,定价略高一些,点的人就不多。”
“藕粉做法不难的,就是很费劲,麻烦。”江孜大概解释了一句,拿起一根莲藕在手上掂量了一会,笑:“其实莲藕的做法很多样的,做成糖醋藕片、酸辣藕片都行,就跟你们平时做糖醋排骨酸辣鸡杂一样的做法,许多食材都能做同样的口味,咱们多多尝试就好了嘛。”
“今天我就用这莲藕做个新菜吧。”
“嗯……就香酥藕盒吧,油炸得香香酥酥的,莲藕清脆微甜还能解腻。”
赵婶在旁边笑:“听起来就很不错,我这就去前头挂牌去。”
江家食肆每天的菜式都不一样,看当天的食材预备当天的菜单,定好了就挂牌到墙上。
第213章、香酥藕盒、蜜汁糯米藕(二)
食肆里挂牌的菜单区就在收银柜台后的那堵墙,特地划出最前方的一块小小的地方,标记着食肆特供四个字,几乎是空着的,偶尔一天突然挂上牌了,就能引来不少食客。
因为这里只要挂牌了,就证明是那位忙得成天不见人影的江小老板来食肆了,只要她来了,有时间总会亲自下厨做菜。
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同样的菜式,江小姑娘做出来的味道就是比食肆里两位厨娘做得好——当然了,两位厨娘的厨艺也是不差的,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多的老食客来捧场。
赵婶才出了厨房,肖茹和于晓静就探头探脑在厨房门口看了半天。
“干嘛呢,进来啊。”江孜一转身就看到她们,不免觉得好笑,肖茹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跟江孜打招呼:“阿孜姐姐,你好久没来镇上了。”
“最近比较忙。”江孜从一旁拿出一条五花肉,问她:“晓静说你跟她在学做账,学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