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在旁边乐呵呵的看戏,一边剥栗子,一边和傅怀瑾说几句话,一不留神的抬头就见于婶悄咪咪的在于晓静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于晓静瘪着嘴朝着傅怀瑾的方向瞪了一眼,终于什么都不说了。
除了于晓静,最不乐意江孜和傅怀瑾一同出去的自然是于晓毅,可是他能说什么,阿孜明确拒绝过自己,如今对傅怀瑾的态度已经是明晃晃的表露出来了——阿孜喜欢傅怀瑾,他们如今是两情相悦。
他什么也不能做,也做不了。
晚饭时,肖茹果然给江源做了一碗桂花蜜蛋羹。
“谢谢阿茹姐姐,滑滑嫩嫩的,又香又甜,可好吃了。”江源如今也是越发嘴甜,笑眯眯的看着肖茹的时候,肖茹恨不得给做个十碗八碗的,只要江源喜欢:“喜欢就多吃些,下次我再给你做。”
江源可可爱爱的点头,抱着碗用勺子一口借着一口吃得欢快。
晚上也很难偷懒,众人都在赶工做着月饼,做着第二天去庙会摆摊的准备,江孜最开始的那辆小推车再次重现江湖,可惜如今用来实在是小了一些,用来装个门面倒是挺好。
中秋当天,食肆早上并没有营业,中午就只做桂花宴,这次是直接按人头拼座,一桌十人,坐满开餐,不需要预约,得知消息的食客来了不少,竟然也凑了五桌,后面还有人直接被周吴劝了回去——忙完午膳还要准备庙会摊位的东西,自然是没办法一直接待客人。
中秋活动早就定好了是不会再变的,赏花灯猜灯谜,摊位上只卖月饼多少有些单调,众人商议了一番,便又添了几样吃食,比如桂花酒酿圆子,提前做好一大桶,裹上厚实的棉布保温,想要的就舀上一碗就可以了,夜里吃着暖和和的,也是极为舒适的,还有桂香蜜芋,做法最是简单,冷吃热吃都行,提前蒸好,有需要的浇上一勺桂花蜜就行了。
因为要摆摊,原本订好活动前几名可以获得免费的桂花宴名额,中秋当晚就可以兑现,如今只能更改到中秋后一天。
等到摊位上的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已经是戌时了,也就是八点十几分左右,江源早就忍不住,拉着江母带着他在庙会上逛着玩,此时已经玩累了,趴在江母身上打着瞌睡。
“不用管这臭小子了,你们自己逛一逛,放了花灯早些回来就好。”江母放低声音对江孜道,又看了一眼傅怀瑾,强调道:“早些回来,晚了也不安全。”
“江姨放心,我会亲自把阿孜送回去的。”傅怀瑾保证,江孜扯了扯江母的衣袖笑:“娘,我会早些回来的,不用担心。”
“行行行,去吧去吧。”江母好笑的摆摆手,就坐在摊位的最后面,拍了拍江源的背,给他盖了一件小毯子,江孜没再说什么,跟在傅怀瑾身旁开始逛庙会。
江孜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忙着赚钱,见得最多的是集会,庙会只能在原主的回忆里找到些零零散散的记忆,可是原主其实自己也没正儿八经的去过庙会,都是听起别人说过罢了。
为了办好这次的庙会,镇长是废了不少心思的,整个邬平巷收拾得干净整洁,每间商铺都挂上了漂亮的中秋花灯,其中以各种憨厚可爱的小兔灯数量最多,熙熙攘攘的人群游走在各个摊位上,各种美食的香味飘散在空中,交织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一路走来,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捧着油纸袋吃着各种小吃。
除了美食摊位,还有其他各种卖书画,古玩,玩具,胭脂水粉的摊位,摊位摆在道路两侧,走过一段路,还能看到一些讲相声,舞狮子的。
有一个踩高跷的路过江孜身边时,她仰着脑袋,差点脖子都酸了。
当然了,还有唱小曲儿和武术杂耍,小姑娘带着面纱,嗓音又脆又甜,唱的小曲格外动听,杂耍的大叔领着一个年轻小伙子,两人都赤着两条胳膊,那一身肌肉看得江孜都挪不开视线。
“我还是第一次认认真真的逛庙会,真的好热闹。”江孜说这话时正盯着那年轻小伙儿,傅怀瑾几乎想也不想的挡在江孜面前:“时候不早了,咱们去放花灯,早些回家。”
第280章、放花灯
“欸?现在也还挺早的啊。”江孜恋恋不舍的,一边走一边回头看,那个武打杂耍的小哥长得也挺清秀的样子。
“不早了。”傅怀瑾见状,皱着眉,一个跨步突然靠近,与江孜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两人的肩膀几乎挨在一起,江孜扭头往后看,就被他的肩膀挡住了视线。
“傅怀瑾,你长高好多!”江孜的注意力从那身材极好的肌肉小哥身上瞬间转移到了傅怀瑾身上,还伸手比划了一下:“我记得刚认识你的时候,只比我高半个头,现在又高了好多啊!”
“大夫说我如今吃得多了,身体变好了,还能长高不少。”傅怀瑾轻声解释,又笑了一声:“多亏了你,要不然我还是个病秧子,如今好多了。”
“所以你现在呀,就得以身相许啦!”江孜得意的笑了起来,这个时候她才不会推辞功劳,本来嘛,如果不是她做的饭菜能让傅怀瑾多吃些,以他的厌食程度,大夫都说他活不到双十的年纪。
更何况现在两个人又打算在一起,那该领的功劳得领,要让傅怀瑾对她更好才行呢!
两人正说着话,傅怀瑾却突然伸手拉了江孜一把,江孜直接撞进他怀里,避开了差点撞过来的中年男人,男人毫无诚意的低声说了句道歉,快速融入人群消失,江孜扭头望向那人消失的背影,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腰间的钱袋:“刚刚那人是个小偷吧?”
“也许吧。”傅怀瑾皱眉望去,可惜人已经消失,江孜叹气:“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明明是个身体健壮的男子汉,何必搞这种小偷小摸的?”
“这种人没办法杜绝的,不劳而获已经成了习惯。”傅怀瑾护着江孜继续往前,两人挨得极近,但谁也没想过要避开对方。
清河河畔,绚烂的花灯高高悬挂在岸边的树上,天空中时不时有几盏孔明灯略过。
傅怀瑾一路走,一路和江孜说着清河的来历:“清河的源头便在清河县的一处深山,中途还有华河支流汇入,也是一处不小的河流,清河县便是以这清河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