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赵玉梅去了清河县,吴金花待在了常平镇,加工坊这边的早午饭现在都是张宁宁在做,江孜回来这段时间也在帮忙,晚上江孜在做咸蛋黄南瓜的时候,张宁宁就在她旁边帮忙打下手。
“阿孜,最近有些不太对劲。”张宁宁在切南瓜,按照江孜的要求,切成手指粗细的长条,江孜在她旁边剥了四个咸鸭蛋:“什么不对劲?”
“老是有不是村子里的人在附近偷偷摸摸的看,方芸姐说有人找到她家问她有没有意向去县里干活,一个月给她开一两银子的工钱。”张宁宁皱眉:“也有人找上方志叔和苏民叔了。也是一样的说辞。”
咸蛋黄和蛋白分别用小碗装起来,咸蛋黄被江孜用勺子压碎。
“去县里做活,还给一两的月钱?”江孜挑了挑眉,往锅里倒入清水烧开,又将张宁宁切好的南瓜条放进去焯水烫个半分钟左右捞出来过凉水。
“对啊,我觉着肯定有猫腻。”张宁宁往另一口锅里倒猪油,微微蹙眉:“难不成是因为他们在加工坊做活,想要把人骗过去拿到方子?”
张宁宁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有些紧张的抓住江孜的胳膊:“阿孜,怎么办?”
江孜不急不忙的将南瓜条沥干水分,撒了些盐,又均匀的裹上红薯淀粉,最后放进张宁宁准备好的油锅里小火油炸。
“你怎么不着急啊?”张宁宁现在的样子典型的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江孜拿着长筷子轻轻拨动油锅里的南瓜条,笑:“急什么呢,方芸姐和方志叔他们不会跟着那人去清河县的,而且咱们做的那些东西,制作的时候都是分程序的,男女各负责一道工序,他们都不知道完整的方子。”
“可是方芸姐知道一部分,方志叔也知道一部分。”张宁宁叹气:“加到一起不就是完整的方子了。”
“可是我相信他们,他们不是也主动告诉你了吗?”江孜将锅里炸得金黄酥脆的南瓜条捞了出来,笑了笑:“而且后面那些比较重要的方子也没交到他们手上去做,那些简单的方子就算是泄露出去其实问题也不大,毕竟简单,我早就做好准备被人研究出来了。”
毕竟古代并不是真的没有厉害的厨子。
第364章、咸蛋白肉酱拌面
虽然江孜这么说了,张宁宁还是挺担忧的,江孜笑着摇头道:”没事,晚饭的时候我们直接说说这事,如果方子是别人自己研究出来的就算了,但是如果被发现是从在加工坊做活的人传出去的,那么只要是与这人拖亲带故的,以后无论是招人还是采购,都通通不考虑。“
顿了顿,江孜又不补充了一句:“晚上再让我娘去趟村长家,让村长知道这事儿,让村长跟村里人都说说,免得有人不当回事。”
“啊,这连带着亲戚朋友都不考虑会不会太……”张宁宁刚刚还在担心他们泄密,现在又提他们担忧,只有江孜一点也不慌张继续做着吃食——将炸好的南瓜条炸好的南瓜条回锅复炸几秒捞出,锅里留底油,倒入咸蛋黄小火炒制出啥,再倒入南瓜条,撒些白糖,翻炒到南瓜条上都裹上了细细碎碎的咸蛋黄就出锅了。
“想那么多做什么,尝尝味道。”江孜用筷子夹起一根裹着满满咸蛋黄的南瓜条递到张宁宁嘴边,咸蛋黄的咸香味扑鼻而来,张宁宁来不及多想,张嘴一口咬下去,咔嚓一声清脆的响声,是南瓜条油炸后形成了一层酥脆的外皮,里层软软糯糯的,香甜的南瓜配上用猪油炒过的咸蛋黄,满嘴的微甜咸香。
“好吃!”张宁宁嘴里的南瓜还没咽下去,就忍不住夸奖起来:“阿孜,我是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出来的,会做咸鸭蛋的人很多的,但是没有人会像你这样拿来做菜,都是只用来下饭配粥的。”
“我在书上看到过类似的做法,然后仿照着做些别的菜式。”江孜的瞎话真的是张口就来,张宁宁一点也不怀疑,叹气:“听说以前江叔的那些书籍全部卖掉了?那你看到的那些吃食方子要是被买去的人看到岂不是要泄露出去了。”
“没关系呀,本来就不算是我自己的方子。”江孜眨眼,一点也不在意——毕竟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不过是借口,她爹那些之乎者也的书上怎么可能会有菜谱这种东西呢。
话题一变,两人都没再提起关于加工坊被挖人的事情,张宁宁尝过咸蛋黄做的南瓜条后便把目光放在了那一碗咸蛋白上:“阿孜,这咸蛋白要用来做什么?”
“剁碎和肉末一起炒个咸蛋白肉酱,明早用来拌面吃。“江孜早就有了想法,只是这会还要先准备晚饭,晚饭除了咸蛋黄南瓜,还有黄瓜炒蛋、酸辣藕丁和玉米冬瓜汤,江谌和江源都没有回来,江孜和江母是叫上江家人一起吃饭的,一道咸蛋黄南瓜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第二天,江孜起床就做了咸蛋白肉酱,因为要把加工坊众人的早饭一起做出来,四个咸蛋白是肯定不够的,她直接一锅煮了二十个咸鸭蛋,咸蛋黄留着带到镇上去——她已经有五天没去镇上了,正好带些咸鸭蛋过去,中午给可爱的食客们加一道咸蛋黄南瓜新菜。
除了江孜和江母、于家六口人,再加上加工坊的人,差不多二十几个人,肉酱要多做些才行——昨晚剩下的咸蛋白加上今天的二十个咸蛋白剁得碎碎的,一条粉嫩的五花肉搅成肉泥,另外还准备了一碗蒜泥、葱花和同样剁碎的小米辣。
张宁宁则在和面准备擀面条。
“会不会太多啊?”一大碗的咸蛋白和一大碗的肉泥,看得张宁宁眼睛直跳。
之前江孜不在村里的时候,加工坊的饭菜也是不错的,三菜一汤里至少两个荤菜,在村里谁不羡慕这些在加工坊干活的人?
现在江孜回来,伙食再度提高,每天大鱼大肉的,这样子花销实在是顶不住。
就说她现在擀面条,只掺了三分之一的黑面,江孜还觉得只放白面的好吃——她当然也知道只放白面更好吃,但是白面多贵呐!
好在虽然江孜说归说,也没阻止她掺黑面。
可是那么大一条五花肉,可是快有两斤重了。
不想了不想了,吃饱了才好干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