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杜家其实已经在与户部侍郎,白家的庶长子议亲了。
两家口头上连婚期就要定下了,只是白家少爷白韬彼时尚在江南游学,议亲的事便未张扬出去。
杜若溪随段氏赴白家宴席时,因着出挑的容颜和才名被当时一时兴起,跟着伴读赴宴的六皇子沈庆翰看见,当时就挪不动脚了。
白家见状哪里敢和皇家抢媳妇儿,花朝宴后没几日就差人传了消息,说白韬在江南外祖家已经定了亲事,还冠冕堂皇的说什么“犬子才疏学浅,配不上杜家的姑娘”。
沈庆翰可是京都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他是当今圣上的第六子,名声远不如他的太子大哥。
学业不佳也就罢了,还成日里斗鸡走狗露宿烟花之地,说句纨绔子弟都算是抬举他了。
可沈庆翰是什么人,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被杜二姑娘的容貌和才情迷的神魂颠倒,手下人也是有眼力劲儿,当下就打听去了。
听说心仪的姑娘只是个庶女,沈庆翰怜意大生,当即夸下海口要娶杜二姑娘为皇子妃。
但两者一个天潢贵胄,一个文官庶女,门第相差不可不谓悬殊。
且当今皇后娘娘膝下只有二子一女,长子未及弱冠就已封太子,东宫诸事皆由圣上钦定,莫要说太子妃的人选,便是侧妃遴选,她作为中宫也是半分都插不得手的。
许是正因为尝过这束手无策的滋味,皇后娘娘这才如此看重次子的姻缘,对于皇子妃之位,皇后娘娘早有人选。
她岂能容忍沈庆翰娶一个区区四品官员的女儿做皇子妃?更何况还只是个低贱的庶女,若是她许了这桩婚事,莫说其他勋贵暗笑天家自贬身价,便是后宫那起子妃妾,怕是也要编排她这中宫之主无能。
可皇后娘娘凤意如何她儿子可不在乎,从小到大,沈庆翰要什么没得到过?本来只是起了心思,让母后这么强硬的拒绝后,倒是真上心了。
他以命相逼,绝食数日,生生逼得皇后咬牙松了口,不情不愿之下不过也只许了个侧妃的份位。
但这在她看来,一个低贱的庶女能够有幸嫁入皇家纳入玉碟,就算是个侧妃,那也是极大的抬举。
但这于杜府而言,可算不得什么好消息。
一来,段氏不是那种搓磨庶女的嫡母,对府中子女尽量一视同仁,杜若溪虽为庶女,可从未让她烦忧过。
二来,这杜老爷杜志涛自认文官清流,可这一旦同皇子扯上姻亲关系,那就有结党营私、攀附皇权的嫌疑,当今圣上正当盛年,就算东宫已立,但未有定数的事杜志涛可不想轻易站队。
因此,夫妇二人一拍即合,当即遍寻科举新贵,就连寒门举子的家世都被他们查了个底朝天,只求杜若溪能不落入皇家那虎狼窝里。
即使夫妇二人齐心协力筹谋之下,还是慢了一步,中宫赐婚的懿旨抢先一步送进了杜府。
她那二姐姐杜若溪,才名动京华的杜二姑娘,就这样被一顶青鸾小轿抬进了六皇子府,成了侧妃娘娘。
这些年,杜若嘉不止一次替她遗憾过,杜若溪就算身为庶女,也本该为人正妻,谁知竟然成了皇子侧妃。
侧妃娘娘,娘娘,娘娘,听着尊贵,但不过就是个妾室而已。
杜若嘉在这个时代待了这么些年,早看明白了这个吃人的时代,大姐姐虽为正室,尚且免不得受婆家挫磨,更何况做了皇家妾的二姐姐。
好在皇后娘娘自持身份,不屑与小小庶女为难,正妃翟氏虽说是个不好相与的,但沈庆翰倒没有传闻中的那般不堪,他待杜若溪多年不变,时时庇佑。
去年,杜若溪更是先正妃一步,诞下六皇子府的大皇孙,孩子呱呱坠地时,王府的大门还破例挂了三日的红灯笼。
因此,杜若嘉瞧着,这日子若是能一直这般过着,倒也不算太坏。
但二姐姐递话来做什么?皇家不同于寻常百姓,侧妃不得批准是不能回娘家的,杜若溪生怕正妃打上杜府的主意,一向是谨言慎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