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十五年十一月。
诏拜景初为长定县侯,食邑一千八百户,迁京营云麾将军,视同重号将军,兼任行在守御使、羽林中郎将如故。
诏迁太史敬为京营虎贲中郎将,权发遣建武卫为指挥使;刘承业为绥平卫参将,权发遣绥平卫为指挥使,俱准借紫。
诏以太史敬提举荡山兵甲巡检公事,重建荡山防线、扫荡胡虏残部;以刘承业佐之。
诏迁李愚、陈玄感为京营虎贲中郎将,顾怀民为京营归德郎将。
诏以李愚、陈玄感、顾怀民各领兵一千,押北胡降卒内迁,协助地方官员主持编降卒入户、齐汉胡之民诸公事。
诏以景初为銮仪使,燕宏才副之,扶銮驾南下北宁府,驻陛北宁行宫。
宣旨的黄门流水般出营。燕宏才听说了景初封侯的消息,立即前来恭贺。
“恭喜长定侯!初封即为侯爵,真是皇恩浩荡啊!”
燕宏才喜气洋洋。
景初便也满面春风地回礼:“是啊,天恩垂降,初真是感佩莫名!”
感佩个鬼。
她景初两次救驾、驱苏日勒、斩乌力吉、斩冯泰的功劳,按例足以官升三级,该封一个重号将军!
重号将军,例如四征四镇,可比如今的“云麾将军”这个杂号将军强多了。虽然品级上重号将军只比杂号将军高了一级,但京营杂号将军只能领兵一万,重号将军按制领兵五万,战时可权领二十万!
更重要的是,重号将军有开府仪同三司之权。所谓开府仪同三司,就是可以自行设置幕府,征辟人才,授官发俸,受朝廷承认和保护。征辟的人才,先是景初的臣子,其次才是朝廷的官员。
明明可以封伯爵,官升三级做个重号将军,享开府之权,名正言顺培养自己的班底。如今却拿个杂号将军把景初打发了。
爵位是值钱,可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个名誉奖励。有名无权,一个侯爵之位又有什么用?一个人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是由她的本官差遣决定的。傻子都会用无权的爵换有权的重号将军!
而外人见皇帝如此赏赐,却也只会感叹一声皇恩浩荡。
毕竟这不是给你封侯了吗?还要怎样!
景初心中郁郁,却也不能表现出来。
好在景初麾下诸将都迁了官,得到了该得到的,也让景初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些。
燕宏才此行却不是一个人来的,刘承业随着他一起来了。
景初荐他做了权发遣绥平卫指挥使,三年后做的好,权发遣三字便可以去掉了。刘承业以千户的身份随着景初作战,数日间自从五品的小官连跳五级,摇身一变成了权发遣正三品服紫大员。如此恩遇,他必须亲身前来拜谢。
“承业拜见侯爷。”
刘承业在景初面前大礼参拜。从今天起,景初便是他的举主了。往后他的身上就打上了景初的烙印,旁人想要动他,先要问问景初同不同意;他若背叛景初,也会受天下侧目,直接宣判政治死亡。二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人时,他甚至可以称臣,呼景初为“君侯”。
刘承业倒也心甘情愿。从景初征北胡的这几日,景初无论是人格魅力还是军事天赋,早已将其深深折服了。
景初也不与他客气,勉励他几句,就叫他回去了。她还有事要同燕宏才交代。
景初挥了挥手,身边诸将鱼贯而出,不一会此地只余景初和燕宏才两人。
“燕兄托我的事,我已办成了。”景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哦?”燕宏才大喜,搓着手,“小将却没接到随驾回京的旨意,也没听说皇上准我去直隶领兵啊?是皇上在侯爷面前金口许诺的么?”
景初略点点头,压低了声音:“旨意里说要你我二人护卫銮驾去行宫,其实只要把诸皇子送去行宫暂时看管起来,而你我二人立即护驾回京。”
燕宏才心中一惊,甚至无暇去管自己的升迁:“看、看管?”
所谓看管,用词还算客气。但他哪能不知道,不就是羁押、圈禁!
为何要圈禁诸皇子?燕宏才不是傻子,原先没想到,现在还能想不到么?
皇上又为何要瞒着众人,立即回京?联想到京里的荣郡王……
燕宏才只觉得全身的汗毛都炸起来了!
景初轻叹一声:“此事你知我知,底下人就不必知道了,只管办事。哪怕有人发觉路线不对,也不许他们私下聊起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