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回家。
莘时眉头微皱,不解。
但她隐隐有所预感。
“妈!”
一声惊恐的呼喊划破天际。
莘时定睛看向屋檐下互相搀扶着的老人们,阳光下他们单薄的身影正渐渐变得透明。
外面金光灿烂,生机勃勃,黑暗都被阳光驱散。而屋檐下,他们半边身子站在阴影中,近乎灰白。
“妈!求求你,不要走,我一定会好好吃饭,好好听你的话,好不好……”
“都是我的错,爸,我应该早点回家,都怪我。”
“爸,妈!我们不该就这么走了,留你们在这里,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挣,是我们糊涂啊!”
“前年我就该留在这里发展的,妈,我真的好想你,不要离开我,求求你……”
“奶奶,我要奶奶抱,呜呜呜呜……”
“阿爷怎么了,生病了吗?爸爸……”
“都是我们不好,是我们不孝……”
莘时站在一边,望着对面不断逸散到空中的光点愣住了。
此时,年轻人们站在一处,全身沐浴在阳光下,脸上却是痛苦迷惘。
老人们站在另一头,半身处于阴影中,脸上俱是温暖笑意。
两处光影,两方天地。
浑然不同。
莘时低头看着脚下。
她站在年轻人的界限内,老人的对面。
她抬头这才明白,原来村里的老人们早已在洪水中丧失生命,而这一回只是子女们的执念所化,期盼年迈的父母们能在这场天灾前就上山躲避,逃过一劫。
可洪水终究还是会漫上山,他们终究还是会走。
到最后,她还是没护住他们。
莘时抿唇,垂下眼帘不忍再看。
被阳光晒得半干的地上忽然照出一小片阴影。
没等她看去,头顶就传来轻微的触感。
她仰头怔住。
“罗婆婆……”
罗婆婆收回抚摸她脑袋的手,笑着把一个东西放进她手心。
她看向手中小小的东西,长方形的红色布料,上面绣着两个字。
“平安符。”
罗婆婆温和道:“本来是为家人求的,现在送给你。”
“小时,希望你今后都能平平安安。”
简单真诚的祝福,落在人心上熨帖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