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张衡研究制造的地动仪,“圆径八尺,形似酒尊”。
工部:……是最大领导,骂不得。
汉武时期,刘彻正在批奏折,用惯了纸再看竹简那是一个嫌弃。
“工作细胞,细胞是何物?”
唐朝,杜如晦抚须道:“《说文解字》有言:胞,儿生裹也。”
【在我们人类的身体里面,大约有37兆2000亿个各种各样的细胞……
红细胞:因含有大量……白细胞,将自体外入侵至体内的细菌与病毒……】
早在第一句话开始各朝医者就放下手中事物,聚精会神地听起来。
“这就是细胞,原来我们的身体里面还有这么多小人?!”
“约莫也是种拟人手法?”
“竟是这般作用,后世医学当真神奇,连人体内部都能研究透彻!”
“这怎么可能?”有人难以置信。
“鱼儿有水则生,无水则死;植物有光则生,无光则死。”
孙思邈对天幕所讲十分新奇,他对治理病症的理解都有了些许改变。
如果引起人体生病的是这些细菌,那么改变环境致使这些细菌灭亡便是现在医者采用的办法。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湿者燥之,燥者润之。
便是此理。
后世了解之透彻,或许能直接杀死细菌。
张仲景亦是想到这点,但直接杀死细菌会不会影响到人体内的“细胞”呢?
医者开方,要注重治疗效果,还应将对人体的副作用最小化。
这说法虽新奇有理,但绝大部分的医者还是坚信,老祖宗一脉相传,重重实践总结出的方法定也有自己道理。
咳咳、不过这后人言论也可以听听。
他们可不是坐井观天之人,学医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诸天万朝的医者脑子飞速运转与记忆,寻常百姓还在举着自己手掌胳膊看新奇。
“三十多兆,肯定比沙子还要小上多倍,肉眼看不见也符合常理。”
“血小板工作这么辛苦,俺下次再也不抠血痂了。”
瞧瞧,多可爱的小闺女。
“那个什么杀伤性t细胞好酷,看看那肌肉那杀气!”
“白细胞真是好细胞,会杀跑进我们身体的坏蛋。”
“血小板好可爱,白细胞好帅,红细胞……怎么又迷路。”
(李广:感觉膝盖中了一箭。)
“要是身体里的红细胞都这样迷路那可如何是好。”
“原来擦伤后血液结痂是因为血小板在啊!”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