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扶苏很不喜欢身体虚弱的感觉,不仅是会觉得不舒服,还会让他回忆起第一世父亲离世后孤零零支撑大秦的过去。
虽然那会儿父亲实则一直以魂魄状态陪着他,但他不知道也看不见,所以还是很难过的。
幸好,他人生中只有那一段时间是“孤身一人”的。后来哪怕是父亲再次驾崩之后,都想办法来陪他了。
秦政握着儿子的手:
“就这一次,糊弄过太医后,阿父就把你的身体调整回来。”
扶苏答应一声:
“好。”
太医来得有点慢,这宫内谁都看人下菜碟。哪怕二皇子相对来说已经比较讨帝后喜欢了,他这里依然会受慢待。
谁都知道帝后在挑的下一代帝王,实则是傀儡皇帝。朝臣也知道,所以朝臣在和帝后抗衡。
他们不希望皇后垂帘听政,插手前朝权柄。又不是皇子年幼不得不叫母亲出面帮忙,几位皇子可是都成年了的。
帝后起初也想过在宗室里选年幼的子弟接入宫中,这样皇后听政就合情合理了。而且这样的孩子肯定比已经成年的更好洗脑一些,就不用等皇孙出生了。
奈何朝臣坚决反对,皇帝也不能完全不顾前朝的意见。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是憋屈。
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后悔,自己以前为什么不早早就收养孩子。要是十几二十年前就去宗室旁支里挑孩子过继,也就没有现在左右为难的困局了。
那样不仅可以培养出个向着自己的孩子,还能把挑选继承人的范围放在宗室远支里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非得在皇帝的侄子里头挑。
说真的,皇帝宁愿把皇位给旁支都不想给兄弟的血脉。他和兄弟斗了那么多年才夺到的皇位,凭什么给他们的儿子?
奈何当年的自己过于自负,总想着以后会有亲生孩子,没必要过继别人的。一拖二拖,就拖到了现在。
皇帝非常怀疑,他那些好兄弟背地里是不是在笑话他生不出孩子。
太医给扶苏把过脉后,很快就留下几个养身的方子离开了。他面上不显,心里却思量起来。
帝后想要推个好掌控的傀儡继位,前朝臣子未必不是同样的想法。他们推举太子嫡子,真的就是看重对方的出身,或者自己以前是太子一党所以继续支持太子的孩子吗?
太子都死二十年了,他的党羽早就散了。至于太子嫡子的身份,也不过是大家扯出来的借口而已。
这群朝臣真正在意的是六皇子身体不好这一点。
皇后想要掌控一个懦弱的皇帝,朝臣想要掌控一个病弱的皇帝。
性格懦弱更容易听从皇后的命令,因为皇后性格强势,而且能够时常与皇子相处、给他洗脑。
性格强势的病弱皇子显然不会被皇后掌控,皇后会被他限制在后宫中。但病弱的身体注定了他必须在朝政上放权,这个时候就是朝臣上位的好时机。
两边都在打算盘,所以博弈还在继续。
朝臣挑剔二皇子懦弱、三皇子愚钝,因此不同意立他们为储。皇后则在挑剔六皇子身体不好,不适合继位。
朝臣说六皇子只是不如寻常人健康,并没有皇后说得那么严重。皇后也说二皇子三皇子都是好孩子,是朝臣对他们太过严苛了。
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但现在,这个平衡要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