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南下后,太后和朝中的一些重要大员还是留下来了,并且命庆王监国。
因为庆王本就是朝中文臣和都城百姓心中最合适的“储君”人选,有他和太后在,能稳民心。
如若不然,则军心民心皆会动摇,大魏的胜算就会更低。
仅仅半年时间,物是人非,都城全然变了模样,与田荞他们刚来之时已是截然两幅景象了。
整座都城被笼罩在一片萧索肃穆当中。
曾经繁华的街道已经人烟稀少,大部分的店铺也都关了门。
但田荞还在热热闹闹地在门口摆着摊,只是不收现银,只以物换物,并且鼓励大家用手工作品换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有些不知道做什么手工品的,田荞这里还提供给他们原材料,让他们带回去,做成成品交给他们之后便能换到粮食。
对一些有些缺少生活必需物资的百姓来说,田荞的这个摊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田荞的作坊也都在正常运转着,甚至比从前更火热。
纺织作坊依旧如火如荼地缝制着冬衣、冬鞋。
竹制品作坊则加班加点地制作着竹筐、竹篓、簸箕等。
经由庆王要求增设的皮革作坊则制作着箭袋、马鞍等。
最近田承禹正在筹备着“武器工坊”,具体能折腾出个什么样来,田荞也不知道。
而相对在战时不那么重要的造纸作坊则早就关闭了,有愿意留下来的工人转去其他作坊帮忙。
能不能赢是一回事,干不干是另一回事。
前线的士兵们在浴血奋战,他们搞后勤的绝对不能掉链子!
田荞此刻正站在城墙上,望向城外的山河。
眼下一切看起来还很平静,目之所及,是广阔的天地。
而她的身后是萧索的都城。
有些人家已经空了,有些人家虽然还有人,但也都不太出门了。
到现在都还没有逃的百姓,都是逃不掉的。
田荞当然是有机会逃的,但她主动选择了留下来。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最开始皇上不愿意承认形势危急的时候,庆王和她的一些举措都只能暗中进行。
到一月前皇上南逃庆王监国,他们所做的一切准备就都被拿到了明面上。
一些之前不被采纳的政策当下也得以实施,比如加固城墙,打造兵器、深挖护城河等等。
今天田荞就是运送竹筐来城池边上的,因为运送土石需要竹筐。
之前田荞售卖给超市用的竹筐现下就能直接被运用上了。
负责都监这项工程的也算是田荞和狄飏的熟人了。
在崖州时候与狄飏一起围剿过海盗的左擒,是狄飏向庆王举荐的他。
同时他也是自愿募兵北上的军官之一,他来都城之时,还带着他自掏腰包征集来的百余人。
“少夫人,多亏了你,这些物资可都派上大用场了!”左擒颇为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