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三刻,书谨捧着描金食盒踏入清晖园时,晨雾里正闪过一道冷冽刀光。
“公子,食官署新制的早膳,府中医师已按例验过。”书谨垂首将食盒搁在石桌上。
“距上值还有两刻,公子何不多休息……”书谨话音未落便凝在唇边。
贺遥眼下青影深得像浸了墨。
自从卫星朗离京,贺遥每日很晚才能入睡,一早便醒来。醒来后也不做别的,就从自己枕下拿出卫星朗送他的匕首,到园内练功。
贺遥掀开食盒,指尖拨开瓷盖的动作极轻,指腹碾过温热的碗沿时微微一顿,才就着热气扇了扇,垂眸细闻。
“送去吧。”
贺遥走进书房,抬眼望向天边翻涌的乌云,心道今日又要下雨了。
卫星朗已经离京七天了。
前天钦差们传回消息,卫星朗已经抵达洪灾边缘区,正在调拨当地太仓赈灾。
路遇流民闹事,卫星朗也都妥善解决了。
贺遥净了手,进了书房,从书架上找出卫星朗曾经给他改过的字,对着描摹。
心里记挂着卫星朗,贺遥这字怎么写都写不好。指尖悬在宣纸上方,墨滴将落未落。
砚中贡墨已研去半池,清苦的墨香混着雨的气息,将满室寂静浸得发沉。
他指尖抚过案头那叠改了半卷的字稿,墨香里似还混着那人惯用的松烟墨气,偏偏“归”字的起笔总在宣纸上洇成团雾。
狼毫第三次悬在“彐”部时,窗外竹林突然爆出裂帛般的炸响。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棂上的刹那,笔杆“咔嚓”断作两截,墨滴正巧落在“归”字未收的竖。
贺遥盯着宣纸上晕开的墨痕,忽听雕花木门“砰”地撞开,戴家令连滚带爬扑到书案前,官靴在青砖上拖出长长的水迹。
“公婿——”那人膝盖磕在青石门槛上,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残叶,“浦州加急密报!”
他抖着手展开染了泥渍的塘报誊抄本,朱红印泥下的血字刺得贺遥瞳孔骤缩:“钦差卫疏抗洪落水,于丑时薨逝。”
砚台里的贡墨突然溅起水花。
贺遥捏着笔的断口,看着自己指尖滴落在“归”字上的血珠,与墨汁交融成暗红的漩涡,恍惚间只觉喉头一甜,整幅字卷霎时浸在温热的腥气里。
当啷一声脆响,断裂的狼毫从指间滑落,正插进“归”字那道未竟的竖钩里。
家令颤抖着说:“详细的文书随后送到驿站……”
“快备车!”他撑着案角站起时,衣摆扫落了砚台,墨汁顺着书案淌到青砖缝里,宛如一道蜿蜒的血痕。
家令抱着他打颤的腿哭出声来:“文书需先呈门下省核阅,公婿此时去了——”
话音未落,家令便见那人踉跄着撞向书房木门。
青色衣摆掠过雨幕,忽如断线的风筝般栽倒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里浮着点点残红。
“公婿!”
家令凄厉的嘶吼声划破夜空,整个公主府瞬间陷入死寂。
这声悲鸣如同丧钟,将卫星朗抗洪殉职的消息重重砸在每个人心头,震得全京城都为之颤抖。
和贺遥同样激动的,还有应慈怀。
“消息确凿?”他声音低沉,指尖微微发颤。
暗卫单膝跪地,斩钉截铁:“堤坝修复时‘流民’作乱,我们的人趁乱刺伤卫疏。她一时分神,失足坠入激流。”
应慈怀眯起阴鸷的双眼:“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浦州官府已打捞一天一夜。”暗卫继续禀报,“下游拐弯处发现一具浮尸,身形与卫疏相仿,腰间挂着钦差和天宪司的腰牌。仵作验明,死者年约二十,胸前多处刀伤,最终溺毙而亡。”
“好!好极了!”应慈怀突然拍案狂笑,面目狰狞,“卫疏已除,应连恒命不久矣,父亲的大业指日可待!”
笑声戛然而止,他阴冷下令:“待尸体运回京,再派人去验一次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