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璉见他走的乾脆,也没送他。这老太监在广州呆的时间很长,认识的人很多,贾璉抓了几十个官宦士绅的子弟,那些人找魏达说情。这老太监估计收了人家的钱,却不担保一定能做到。看这阵势,他是早就预料到了结果,所以才走的如此乾脆。
后续的事情隨著一张告示张贴后,广州城及其周边剧烈震动。
一直表现的还算温和的贾璉,张贴的告示上写的明明白白,涉事官员以及士绅子弟,共计首犯要犯一十三人。手握尚方宝剑的贾璉,头一次行使他先斩后奏的权利。而且一次要砍十三个脑袋。
城內是一番景象,码头附近的外商馆驛区內,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原来贾璉派兵包围了馆驛区,同时扣押了码头內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八条商船。
布政使奉命接见了东印度公司的代表怀特,要求他们交出藏匿的全部鸦片,否则后果自负。
东印度公司代表怀特面对布政使,態度相当的恭敬,表示他並知情,码头上的商船,做的也是正经的生意,不是走私鸦片的船只。至於沙逊,他只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並不能代表所有人。
布政使这边则不管华特怎么解释,表示该说的都说了,送客!
碰了一鼻子灰的华特,赶紧来求见贾璉,这次直接吃了闭门羹,让人给撵走了,收穫了一句话:“不关心东印度公司的组织结构,只是知道,东印度公司在往国內走私鸦片。”
离开巡抚衙门的怀特,远远看见人潮涌动,想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却被卫兵拦阻,押送回了外商馆驛区。
事后从在馆驛內干活的杂役口中得知,那日怀特所见是代理制台、抚台贾大人在杀人,一口气砍了十三个脑袋呢。罪名是走私大烟!
杀人只是第一步,涉事家庭都收到了贾璉的严厉警告,以及罚款通知,从五万到一万元不等。除了了被砍头的十三人,其他人都判了流放。
这次的流放地不是安南,而是婆罗洲。而且这一次流放的规模不小,涉事人员的家人都被牵连了,整体流放。
案子前后办了半个月,京城的回覆来到广州时,贾璉的关於该案的奏疏才刚刚送出。
广州地方上的士绅,对於贾璉的怨念深重,但是迫於贾璉的淫威,没人敢跳出来反抗。
如果说贾璉抓人的时候,地方上还有不少声音暗流涌动,贾璉一口气连杀带流一千多人之后,整个广州地方上,各种声音如同秋蝉入冬。
市井之间,再无人敢为那些大烟贩子抱不平。各种流言蜚语,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整顿后的巡防营,从下面的各卫所提拔了一批军官上来充实进去做守备,副將参將裨將这些將军级別的位子,暂时空缺。
逃过一劫的祁云,不敢怠慢,一直小心翼翼,生怕贾璉拿他开刀。
好在贾璉没有,非但没有,还要离开广州,回京述职。
嗯,承辉帝同意了贾璉回京述职的计划,並要求魏达全力配合。
魏达收到消息,前来询问何时出发,如何配合。
贾璉告知魏达,广州的事情后续还有一点收尾,等处理完了,立刻出发。
后续,贾璉將祁云叫来,交代他守好地方,任何人敢闹事,別客气,直接抓人,等自己回来处置。同时贾璉安排了几个家將进巡防营,暂代各级將佐的职务。说是帮助祁云,管理巡防营。祁云没有半点反抗的意思。
隨后贾璉將地方政务,以及后续支援婆罗洲的事项交给布政使,反正以前他也做过,熟手了。
布政使这边还是最担心英国商人的事情,毕竟是涉外事件,一个搞不好,他怕背锅。
贾璉直接给他一份手令,表示布政使所有事情,都是在执行贾璉的命令,出了事情不用他背锅。
处理好后续后,贾璉点了一千標兵,大小战船二十艘,回京述职。
这个举动搞的魏达很是震惊,连忙问他,这是回京述职?
贾璉这才知道,承辉帝根本没有告诉他真相,心里不禁暗暗为魏达可惜,他的受信任程度,真不如夏守忠。
贾璉安抚魏达,让他稍安勿躁,跟著看热闹就行,出了事情,贾璉一人承担。
魏达这才明白,他就是来做背景板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