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队汴京禁军,就跟玩似的,分分钟碾压过去。
天幕既然约定了帮忙完成位面易主,自然会同步处理好配套服务。
甚至不需要额外做什么。
只要将柴荣本人的过往经历,制作成视频,在赵宋境内的天幕上连续循环播放三天就好了。
少以商贾起家,阅尽人世炎凉,既登帝座,乃奋然振策,矢志中兴。
高平一役,亲执旌麾,破北汉铁骑于霜雪之野;南征三载,扫荡淮右,十四州俯首;北伐幽燕,四旬而三关三州尽入版图。
更兼修法度,裁冗兵,均田赋,抑佛剔弊,扫平五代乱绪,复见升平旧观。
人格魅力这块也是直接拉满。
驾驭群豪,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
更兼爱护百姓,天下归心,灭佛时一句“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是何等的绝世风采。
放在历朝历代的明君之中,都属于天花板级别存在。
打着灯笼都难找一个缺点。
天幕最后还来了一句点评:就算将赵宋太祖、太宗合为一人,亦不足望其项背。
士庶百姓:!!!
他正是我辈期待已久的圣明天子啊!
必定能够横扫万钧、荡平胡尘,太平盛世终于要来了!
天幕暖暖的,很贴心。
播放完了世宗的生平纪录片,并没有停下,特意还给赵宋的几个反面教材,拉出来溜了溜。
对比之下,十分惨烈。
尤其是赵祯,他是当朝皇帝,故而戏份最多。
评论区,“善良”的脱脱也给观众们分享了《宋史》相关章节,特别是《食货志》和《地理志》。
赵祯亲政的景祐元年,1034年,全国有“口二千六百二十万五千四百四十一”。
赵祯死的嘉祐八年,1063年,全国有“口二千六百四十二万一千六百五十一”。
整整三十年,人口仅仅增加了22万人,平均年增长7330人。
为何会如此?
赵祯在位的这段时间,只爆发了区域性的零星小战,并无举国动员的大战。
三十年,经历了两代人的更迭。
没有战争,百姓安定下来,自然就会生孩子。
放在别的明君手中,妥妥是开创治世、扩充人口的大好机会。
厉害的治世,可以将人口提升到两三倍、三四倍。即便是比较拉垮的治世,比如元嘉之治,也能变成原来的1。5倍。
而赵祯不一样。
他治下的人口,即便是算上了新出生人数,依旧每年只涨7330人。
哦豁,问题大了!
按常理而言,三十年间人口翻倍才是正常的发展趋势。
赵宋的情况也确实如此。
赵祯一死,仅过了43年。
到了大观元年,人口已经暴涨至“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多了2031万人,平均每年增长47万。
为什么百姓都是一样生孩子,但在别人治下,人口翻倍。
在赵祯这边,人口数却还保持不变?
那只能是因为,有这么多数目的人,虽然出生,却由于种种苛政,意外地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