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 第二百零七章 狗策划余惟(第1页)

第二百零七章 狗策划余惟(第1页)

见余惟确实有正事,徐熙年一行人只得悻悻离开。

虽然在他们眼里写书也算不得什么正事……

但对于余惟来说,写小说确实要比这种无意义社交重要无数倍,明星饭局酒局什么的,不适合他。

“你怎么。。。

雨季来得突然。云南山村的土路在一夜之间变成泥浆河,屋檐下的水帘连成一片,敲打着青石板,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弹奏一首永不停歇的曲子。余惟坐在老人灶房门口的小凳上,笔记本摊在膝盖上,字迹被溅起的雨水晕开一角,他却没去擦。老人讲到她丈夫当年背着药箱穿过雷区时,声音低下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余惟抬起头,看见她浑浊的眼睛里有光闪了一下,像是深井底浮上来的星。

“他走的时候,一句话没留。”老人说,“部队来人通知,只给了个盒子,里面是双烂胶鞋,还有半包没抽完的烟。”

余惟合上本子,轻声问:“您后来有没有再见过那条他走过的路?”

“没见过。”老人摇头,“可每年清明,我都往山口方向烧纸。风会带过去的。”

他们沉默地坐着,听雨声涨落。屋外的竹林在风雨中摇晃,发出沙沙的响,像某种低语。余惟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常在这样的雨天坐在窗边缝补衣服,针线穿过布料的声音和雨滴落在瓦片上的节奏竟如此相似。那一刻,他明白了??所谓传承,并非宏大仪式,而是这些微小声响的重复,是无数个无人知晓的人,在各自角落里坚持着某种不被命名的责任。

第二天雨停,他辞别老人,沿着村道继续前行。山路湿滑,他走得极慢,背包里的录音设备沉甸甸压着肩胛骨。走到半山腰时,遇见一群孩子放学归来,穿着褪色校服,赤脚踩在泥水里嬉笑打闹。其中一个眼尖的女孩认出了他,猛地停下脚步:“你是电视上那个唱歌的叔叔!”

其他孩子顿时围上来,七嘴八舌:“你是不是还去过我们隔壁县?”“我表哥说你在青海教小孩唱歌!”“你会不会唱《小人物》?”

余惟笑了,放下背包,掏出吉他。他没打算表演,但看着那一张张脏兮兮却亮晶晶的脸,还是拨动了琴弦。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

他唱的是新写的段落,尚未命名,也未录制成歌。歌词讲一个修桥工人的女儿,从小在工地长大,学会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而是“安全帽戴好”。她考上大学那年,父亲因塌方殉职,遗物里有一本日记,每一页都写着“今日无事故”。

孩子们听不懂全部词句,但他们的眼神变了。不再是好奇或兴奋,而是一种近乎肃穆的专注。有个小男孩悄悄抹了把眼睛,又迅速用手背蹭掉。

一曲终了,没人鼓掌,也没人说话。良久,那个最先认出他的女孩低声问:“这个姐姐……后来怎么样了?”

余惟收起吉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巅:“她成了桥梁设计师。她说,她要造一座永远不会塌的桥。”

女孩点点头,像是记下了这句话。

当晚,他在村委会腾出的一间办公室过夜。墙角堆着扶贫资料,桌上摆着一台老式台式电脑,网速慢得像蜗牛爬。他连上U盘,把今天录下的口述整理归档,标注为“滇南系列?其三”。然后打开邮箱,发现陈屿发来一封长信。

>“《锈轨》进了高校音乐教材,某重点大学社会学系准备拿它做案例研究‘集体记忆建构’。另外,‘声音档案’项目已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创新试点,文化部派人调研了三次。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当初骂你搞‘苦难美学’的那个评论家,现在在讲座里引用你的作品,说是‘民间叙事的觉醒’。”

>

>“但我更在意另一件事:最近三个月,全国各地有超过两千所学校自发组织‘听普通人讲故事’活动。有的请环卫工进课堂,有的让孩子采访祖辈。一所小学甚至排演了儿童剧,主角是个送奶工。你说得对,改变不在政策文件里,在孩子抬头的那一瞬间。”

>

>“顺便告诉你,我妈昨天听了《早点摊上的中国》,哭了。她说你写的就是她年轻时候的模样??凌晨四点起床熬汤,冬天手裂出血也不肯歇。她让我转告你:别总在外面跑,回来吃碗面。”

余惟读完,靠在椅背上闭目许久。窗外虫鸣阵阵,屋内只有风扇吱呀转动。他知道,这场行走早已超出音乐本身。他不再只是一个歌手,更像是某种媒介??将那些被日常淹没的声音,翻译成旋律与文字,再送回人群之中。

第三日清晨,他启程前往下一个村落。途中经过一片废弃茶园,荒芜多年,杂草齐膝。正欲绕行,忽见一人影蹲在坡上拔草。走近才发现是个六十多岁的女人,戴着破草帽,动作利落。

“您这是……”余惟停下脚步。

女人抬头,脸上沟壑纵横,一笑却露出整齐白牙:“我在清园。”

“这茶树还能活?”

“能。”她拍拍土站起来,“根还在,雨水一到,芽就冒头。我男人死前说了,这片园子不能荒。”

两人聊了起来。原来她丈夫曾是国营茶厂的技术员,九十年代改制下岗,带着全家承包这片荒山种茶。辛苦十年刚见起色,人却突发脑溢血走了。儿子不愿继承,去了城里打工,只剩她一人守着。

“有人劝我卖地。”她说,“开发商要建度假村。可我不卖。这不是钱的事。”

余惟问:“那是什么事?”

“是我俩的名字。”她指着山坡,“每棵茶树底下,都埋了块木牌,刻着他俩的名字。我不想让他们跟着土一起被人忘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