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们丁点不在意是不是真记不得了,表情惊喜,又多一天背谁不高兴。
下课后,范云被夫子叫到隔壁办公房。
夫子看着他说道:“刚刚你做的很好,不过怎么如此清楚记得放假时日?”
范云直立着:“夫子,其实是我爹今个对我的,明个要带我去奶奶家,个把月没回去了。”
跟着念书几年,孟夫子了解家里情况。
点点头让离开,不是光计算着玩耍的日子就行。
这位老童生也知道,来自己这私塾,就只是不让孩子睁眼瞎的想法。
旁的没有,也没那个脑子敢想。
譬如陈学才,认字是必须的,若不然往后接里长的位子,不认字怎么跟衙门之人打交道。
再比如吴玉宁,别看罚抄写,实际要求的低,知道笔划就行。
村民们发生争执,都是村里内解决,下一辈族长不会写名字,那怎么处理。
但唯独范云这学子,孟夫子是注意的最多,心神也放的最多。
如此天赋,实在稀罕。
背书好,写字好,念书也教一遍就会读。
可怎么爱才,就家里那情况,没有选项,没有能借力的。
一家子种地的,往后范云村子里给人写写信,念念字啥的,一眼到头。
摇摇头,孟夫子不再想。
往好处想,已经比家里人强了,也没白花钱。
会写会念的养活自己,已比种地轻松。
【作者有话说】
《三字经》——南宋时期的王应麟
《百家姓》——北宋初年
《千字文》——南北朝编纂
《幼学琼林》——明代程登吉编著
《笠翁对韵》——李渔,李渔号笠翁,因此这本书被称为《笠翁对韵》。
《论语》——孔子,春秋战国时期
第29章第29章
◎入V第十天◎
放学回家,范云三人一起桌子上写作业。
大人们看着就移不开眼,这场景真是爱看,去院子里离的远远的不打搅。
老吴头去地里摘了个西瓜,有点歪,但丁点不影响吃的口感。
大人们切吃了一半,另一半等会孩子们歇歇吃。
自家种东西就是这样,商贩来收专挑圆又好的,不好看的都自己吃了。
好一会后,两家大人来领孩子走。
陈学才没吃够,直接手还拿着一块边吃边走。
学才娘直接打了儿子一下,自家有偏不吃,云娃家啥东西都好。
吴红英连忙说小事,几个大人门口聊几句,笑着分开。
范云吃完西瓜,解渴又饱腹,晚饭就吃的少了点。
跟大人说吃饱了,回屋子里把书本纸张都收拾收拾。
比起写到半夜用油灯费眼睛的同窗,范云有意的保护自己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