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立树正好抬头看见这一幕,笑笑,“不牵着摔着了咋整。”
两人闷头砍着竹子,贺峰牵着宋青书一路走到家,早上贺峰没想出来吃啥,小锅里还有昨晚炖好的牛肉。
“早上吃牛肉粉丝汤,再热两个包子,成吗?”
宋青书哈着气搓手,睫毛上都起了霜,走进厨屋说:“好。”
昨天因为喝药没啥胃口,贺峰本来想把刚煮出来的牛蹄筋切几块给他尝尝的,也没尝。
小黑和小花全跑来灶火后头,睡在麦秸里头,挤出来一大一小两个窝,宋青书坐在小凳子上推了推柴火。
锅一热,牛肉汤的香味就散开了。
贺峰把几大块牛肉都弄出来,他买了十八块钱的呢,就这样炖完切着吃,能吃好久。
贺立树跟贺振兴拉着架车过来送竹竿的时候,贺峰正好烫完菜和豆腐干,又切了几块牛肉和又炖了一会儿,已经很软烂的牛蹄筋放进碗里。
“做的啥这么香。”贺振兴笑着说。
贺峰放下碗,“牛肉汤,我给你俩盛出来点吧?”
宋青书这才明白刚才贺峰多下了些红薯粉丝的原因。
“不要了不要了。”两人把竹竿扯下来放在大门底下,拒绝着。
“没事儿,正好汤多,我下的细粉多。”
他们都有小孩,平时也都是干点农活赚钱,过年就算吃点好的,也不能像贺峰这样潇洒,还得给孩子准备东西,还要走亲戚。
也就吃点自家养的鸡鸭,也不能多吃,牛肉也就买了几块钱的换换口。
“盛好了,洗洗手吃吧,一会儿走的时候再给你俩切点牛肉,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这话说完,俩人也没再客气,从小跟着贺峰屁股后头跑,对贺峰骨子里还是很尊敬的。
“成,那就吃点。”他俩笑笑。
走的时候贺峰一人给切了块炖好的牛肉,牛筋没给因为不多,而且宋青书喜欢吃。
俩人夸着贺峰做饭香得很,高高兴兴地揣着两块牛肉和宋青书给的几颗糖果走了。
他们走了贺峰才准备熬浆糊,刘祥和又从门口走进来,“叔,别熬浆糊了,我来给你送了。”
“这么早,吃过了吗?”贺峰过来接浆糊。
“吃过了,我走了,家里还得贴门联呢。”他摆摆手就要走。
“崽崽,贴门联了。”
宋青书应了一声就从屋里拿出来买的红纸,两对门联,和一堆福字。
另一只手拎着两个灯笼,贺峰这才想起来还有灯笼要挂。
“先贴门联。”他用那碗浆糊在堂屋的木门框上糊好,拿着门联往上贴,他身量高,不用站板凳,一抬手就能贴上。
然后让宋青书站远点看看贴的直不直,就这样两人配合着,堂屋和大门的门联都贴好。
福字两正夹着一倒地贴在头顶的门框上,就在门联横幅上头。
贺峰走过去都会被碰到头,不过也是福碰头,他还抱着宋青书让他也碰一下才行。
灯笼是站在梯子上挂在门口的房梁上的,上头有个旧的燕子窝,贺峰也没动,跟宋青书说:“开春了它应该还回来住呢。”
都弄完,院子里看着喜气洋洋的,贺峰才把竹子抵在大门口,竹竿立在两边,上头的枝干弯起来,行成一个拱形。
宋青书把他买的小灯笼挂在竹竿的枝上,看着也喜庆。
晚上两人吃得不算晚,桌上一碗红烧肉,葡萄鱼,切成片的牛肉和两块蹄筋,煮好的一盘饺子,素菜是蒜薹炒肉和清炒莴笋,还有一个凉拌疙瘩丝。
两人吃,实在是有点多了。
贺峰还在腊月二十八时杀了一只鸡一只鸭子,今天做不了那么多,准备明儿再吃。
还有两只端着饭碗站在屋里的两只,宋青书不爱吃肥肉,红烧肉都挑着纯瘦肉吃,肥肉给小黑小花各一块。
贺峰倒了两杯白酒自己喝,给宋青书倒了一杯蜂蜜水让他和自己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