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人没说话,只是继续记录,墨迹在纸页上洇开小片阴影。
散会时,魏承垏的公文包带子勾住了椅背,他弯腰去捡,林昭看见他后颈的汗湿了衬衫领口。
沈砚秋抱着文件从走廊尽头过来,经过林昭身边时,指尖在他手背快速按了三下——掌心向下的隐蔽手势,系统提示:"危险未除,保持警惕。"
中午十二点,顾轻语的咖啡杯在报社茶水间台面磕出轻响。
,!
她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省报内网,唐砚舟的账号显示"正在编辑深度报道",标题《南湖工程:政绩泡沫下的财政黑洞》刺得她眼睛疼。
配图里的林昭被裁成侧影,正和拆迁户比手势,看起来像在争执——实际上他是在比划安置楼的户型图。
"技术部吗?"她扯了扯工牌绳,让"实习技术员"的胸牌晃得明显些,"三楼主编室的发稿系统卡了,能远程帮我看看?"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修改了唐砚舟那篇报道的终审流程,将"待发布"改成"终审退回"。
傍晚六点,江边咖啡馆的玻璃蒙着层水汽。
顾轻语把录音笔推到唐砚舟面前,里面传来赵明川的声音:"舆论要上,就得让林昭成典型。
政绩工程的黑锅,总得有人背。"
唐砚舟的指尖捏皱了餐巾纸。
她父亲是南湖片区的下岗工人,上个月刚搬进安置房,她拍过老人站在新阳台上抹眼泪的照片。"我这儿有采访笔记。"她突然从包里掏出一沓纸,"拆迁户王阿姨说,林昭帮她女儿联系了职业学校;李叔的修车摊,是林昭协调了临时安置点"
纸页撕成碎片的声音混着江风灌进窗户。
唐砚舟把碎片扔进垃圾桶,抬头时眼睛亮得像星子:"这稿,我发不出去。"
下午四点,林昭在办公室锁上房门。
系统界面浮现在视网膜上,"资源兑换"的进度条缓缓填满——消耗40点信誉值后,"省级审计异常预警"权限解锁。
他输入"南湖项目+赵明川关联人",屏幕跳出区财政局副局长陈立的报销记录:三天前,8万元"专家咨询费",收款方是"云州天楚科技",法人代表是赵明川的侄女婿。
他摸出个牛皮信封,把打印好的资料装进去,收件人写着"省纪委信访办"。
附言栏写:"若查无实据,望公开澄清,以正视听。"这是双保险——既避免被指公报私仇,又让纪委不得不查。
深夜十一点,林昭的手机在窗台上震动。
顾轻语的消息弹出:"唐砚舟搁笔,但赵明川联系了都市报和民生周刊。"他望着窗外的雨幕,系统突然发出刺耳鸣叫,红色警告铺满视野:"目标人物赵明川行为模式升级,判定为清算执行者,建议启动反向牵制预案。"
"要动他吗?"阮棠的虚影裹着雾气。
林昭摇头,指节抵着冰凉的窗玻璃,映出自己发红的眼尾:"不动他,动他的正当性。
明天,我要让所有人看到——谁在拿程序当刀,谁在拿程序当盾。"
楼下传来汽车鸣笛,赵明川的黑色轿车缓缓驶过,雨刷在挡风玻璃上划出两道弧。
林昭看见后座放着个白色信封,封口处印着"省纪委信访回执"——正是他下午寄出的那封。
雨越下越大,打在窗台上的声音像急促的鼓点。
林昭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省纪委官网的推送提示闪烁着蓝光,他划开看了眼,又迅速锁屏。
黑暗中,他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
明天,会是个大日子。
:()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