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二点,沈清欢端着保温桶推门进来时,林昭正盯着系统界面的"政策推演"模块。"赵主任今早六点约了区财政局的陈副局长和王科长,在云湖茶楼。"她把汤碗放在他手边,"服务员听见补充材料四个字。"
林昭搅着汤勺的手顿住。
系统红色警告在视网膜上炸开:"监察反扑概率91,证据伪造风险78。"阮棠的虚影倚在窗边,旗袍上的缠枝莲纹随着数据流波动:"要我帮你调茶楼监控?"
"不用。"林昭舀了口汤,咸鲜的排骨味漫开,"他要伪造,我就给他个真靶子。"他打开电脑,调出区政府信息科的联系方式,"清欢,让信息科下午两点前,把南湖项目全周期资金公示表挂到官网。
精确到每一笔发票编号。"
沈清欢的手指在手机键盘上翻飞,突然抬头:"这样会不会太彻底?"
"彻底才好。"林昭望着窗外被风吹动的法桐叶,"他要查,我就把账本摊在太阳底下。"系统弹出"舆情反制成功率95"的提示,他勾了勾唇角,"百姓要的不是热闹,是明白。"
,!
下午三点,林昭的手机在桌面震得跳起来。
市民热线的数据报表弹出来:过去四十分钟,进线量激增300,但"举报林昭"的关键词占比从72暴跌至11,"公示表能查到我家拆迁款"的咨询占了45。
《云州晚报》的编辑小吴发来消息:"头版改了,标题《南湖账本晒上网,百姓心里有了底》,主编说要加个透明政府的评论版。"
赵明川的办公室里,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
他盯着手机上不断刷新的新闻,指节抵着太阳穴,像是要把那刺眼的标题抠进脑子。"他不怕查,他要的就是被查。"他对着电话低声道,窗外的阳光透过缝隙割在脸上,"现在舆情全偏了,说我们阻挠调查"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久到赵明川以为断线了。
最后传来一声叹息:"让他再走几步。"
傍晚七点,办公室的灯灭着,林昭借着窗外的天光翻抽屉。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目标人物魏承垏派系离心率升至93,标记【潜在同盟】,解锁跨部门协作二级权限。"阮棠的虚影从桌面升起,旗袍上的盘扣闪着微光:"你赢了。"
"赢?"林昭摸出那张泛黄的照片,魏老根日记扉页的特写,"赵明川是刀,他背后的人才是握刀的手。"他用指腹抚过照片上的小字——"承垏,做人要对得起天理良心",那是魏承垏父亲的笔迹,"老魏头在日记里写过,当年魏厅长为了批笔扶贫款,在省府门口等了三个钟头。"
阮棠的虚影凑近照片:"所以你用程序正义唤醒他的良心?"
"程序是刀,但用刀的人要心正。"林昭把照片收进抽屉,抬头时看见窗外的月亮升起来了,清冷冷的光落在市委大楼的尖顶上,像把悬着的刀,"明天开始,该请握刀的人入局了。"
深夜十一点,区政府大楼的灯光陆续熄灭。
林昭关电脑时,瞥见日程表上明天的安排:"上午九点,省纪委核查组进驻"。
他揉了揉发涩的眼睛,起身关窗时听见楼下保安的脚步声。
清晨六点,天还没亮透。
区政府大楼的玻璃幕墙蒙着层薄雾,只有顶楼某个窗户透出极淡的光——像是有人提前来上班,正对着电脑屏幕,翻看着什么文件。
:()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