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枕几步上前,做好了准备,才抬手叩响了深夜的门。
咚。
咚咚。
姜枕问:“有人在吗?”
他只敲了三声,便不再打扰。
“我是来借宿的,还请您见谅。”
里头传来了很慢的脚步声,姜枕猜测,应当是个老人,他抱着木柴站好,谢御也将斗笠取了下来。
吱呀——
门开了。
姜枕睁大眼睛。
没人。
准确的来说,是没人开门、而门正对着是一方小榻,左右两边都有屋子。矮榻上坐了位白发老妪,她正在灶前添柴,面容已经很是苍老,应有耄耋之年。
火光将她的银发染成琥珀色,沟壑纵横的脸庞被蒸汽熏得发亮。
她甚至没听见开门声,而是感受到与艾草和甜米粥气息不同的冷,才回过头来。双眼混浊,又静默地看着外边的两个少年。
她张口:“孩儿。”
姜枕道:“婆婆,我们是从外头来的,现在遇到了暴风雪,想叨扰您在这住几日。”
阿婆拢起眉头,没有听清:“你说什么?”
姜枕没经过同意不能进去,于是将声音放大了些:“我——”
阿婆道:“外面,外面冷啊?”
她伸出手,招呼姜枕和谢御:“来,来,把门关上。”
那起伏不定的声音,姜枕不敢再耽误,谢御随着他进屋将门关上,姜枕便道:“婆婆,我们是从外头来的,遇到了暴风雪,想在您这借住段日子。”
他把柴火给她看:“这是我们给您带的干柴,还有许多,您看合适吗,给您放在哪?”
阿婆这下听清楚了,她因为老了,声音有些磕磕绊绊的:“住,就住了,刚好热闹。”
阿婆的混浊的双眼看向灶膛后边,也就是右边的屋子,还没有说话,姜枕便意会地将木柴抱了进去。
阿婆道:“孩儿,孩儿啊。”
姜枕“哎”的一声。
阿婆眯着眼睛,视线模糊,在他和谢御的身上来回转悠了两下,问:“你们吃饭了没啊?”
姜枕本想说吃了,但他想起谢御现在作为凡人,也要摄入五谷,不能光吃辟谷丹,于是道:“没呢。”
阿婆道:“你去我屋里拿两个瓷碗。”
谢御道:“哪个屋?”
他的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冷。
阿婆却不在意:“就那边。”
姜枕已经找到了,他用干净的东西将碗擦了下,便牵着谢御坐在榻边:“劳烦您了。”
阿婆笑眯眯地:“不麻烦,不麻烦。你啊……长得真像我孙儿。”
姜枕知道村落的老人大多都是被子孙留在这儿的,于是没多问,只是道:“您要是高兴,我也讨个福当您的孙儿。”
阿婆喜笑颜开:“好……好……”
两个破旧的瓷碗被盛满了甜米粥,阿婆又下榻,佝偻着身子要去拿东西。姜枕让谢御先喝,便跟上去:“阿婆,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