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261章 琉球丢了(第1页)

第261章 琉球丢了(第1页)

光绪五年初夏,养心殿鹤型檀香炉里,飘出淡淡的香味,在大殿里蔓延开来。御座上刚满九岁的载湉(光绪),手指抠着龙椅扶手上的锦垫,使劲拧巴着。目光,却被阶下那个脸色煞白的闽浙总督所牵动——何璟手里捧着的奏折,墨迹仿佛还带着琉球海峡的咸腥气。“奴才何璟,叩请圣安。”闽浙总督声音发紧,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据台湾府急报,日本国已于三月初三(1879年4月24日)派兵三千,强入琉球首里城,将琉球王尚泰掳往东京,改琉球国为冲绳县……”“琉球?”帘后的慈禧太后指尖捏着奏折,指甲在“冲绳县”三个字上掐出浅浅的印子。她突然记起去年琉球使者,在总理衙门哭晕过去的场景,那老臣怀里揣着的国书,墨迹里混着血——琉球王尚泰咬破手指写的求救信,说日本兵砍了琉球的龙旗,逼着官民改穿和服,连祖庙里供着的康熙御赐匾额,都被劈了当柴烧。“日本人怎么说?”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沉不住气,往前挪了半步。如今他是皇上的监护人。“回王爷,”总理衙门大臣崇厚低着头,声音低微,“日本外务省照会称,琉球自万历年间便是萨摩藩属国,如今废藩置县是‘整顿内政’,与我大清无涉。还说……还说琉球人早就是日本百姓,我朝不该‘干涉内政’。”“放屁!”户部尚书翁同龢,满脸怒气出列,“万历年间萨摩藩是抢了琉球的粮食,何来进贡一说?琉球每两年向咱们进贡一次,国王继位要请御赐印玺,这才是天经地义的宗藩!日本人拿三百年前的强盗行径当法理,是欺我大清无人吗?”殿里静了片刻,外面的知了声显得更加聒噪。谁都知道翁同龢说的是实话——康熙年间琉球遭台风,清廷派了三百艘船送米粮。道光年间,琉球上贡船被英国船撞了,是林则徐亲自去跟英吉利交涉赔偿。这些事,宫里的档房都记着,红绸封皮的册子里,满是琉球王写的“世世臣服,永无二心”。可现在?翁同龢这些话,在日本的坚船利炮面前,轻飘飘的像张纸。【琉球血书】消息传到福州船政局时,工匠们正在给新造的“扬武”舰刷漆。福建巡抚丁日昌拿着琉球使者连夜送来的血书,手指抖得握不住笔。血书上画着首里城的地图,红圈标出的是被日本兵烧毁的孔子庙,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琉球世子尚典率百姓三万,跪请天朝上国救我社稷……”送血书的使者是个年轻后生,梳着琉球传统的发髻,簪子却断了半截——那是日本兵,搜查他藏身柴禾垛时,用刀劈断的。他跪在丁日昌面前,膝盖渗出血来也不知疼!“大人,琉球百姓把铜钱熔了铸炮,可日本人带了开花弹,咱们的土炮打不穿他们的铁甲船。国王被押走那天,全城人跪在海边哭,说要是大清不管,咱们就跳海殉国,总好过做倭寇的奴才!”丁日昌把血书折了三层塞进怀里,胸口烫得像揣了团火。他知道琉球人不是说大话——去年有个琉球商人在厦门哭着说,日本官兵逼着他爷爷改日本名字,他爷爷不肯改,被活活打死了。丁日昌想怀揣血书进京请战,可福建水师的船,还是道光年间的旧物,能从炮膛刮出半斤锈,去年巡海时,遇到日本“吉野”舰,人家的炮口比水桶还粗,水师管带只能绕着走。无办法!【李鸿章的算盘】天津北洋大臣衙门里,李鸿章盯着墙上的海图,手指在琉球群岛上画了个圈。海图是英国传教士送的,上面标着琉球到台湾的距离——比到日本本土近一半。“中堂,”幕僚薛福成递上刚收到的电报,“日本拒绝谈判,说分岛方案是‘分割友邦领土’,他们只认冲绳县。”李鸿章没接电报,拿起笔在海图上划了条线:把琉球北部的奄美群岛给日本,南部的先岛群岛给大清,中间留给琉球王,让他当个“自治王”。这是他熬了三个通宵想的辙,他知道琉球王想要全岛,可大清的兵船连黄海都护不住,能保住南部几个小岛,至少给琉球人留个念想,可如今,这点念想日本都不留!一点面子都不给大清。突然,李鸿章冷笑一声:“日本人要的不是琉球。”他的声音里带着烟袋油的涩味,“他们是想试试咱们的骨头硬不硬。琉球离台湾太近,这步让了,下一步就得轮到台湾。”薛福成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台湾,那时候的台湾府属福建管辖,知府是刘铭传,正带着兵在彰化剿匪。上个月刘铭传还上书说,台湾阿里山的原住民,看见日本船在恒春半岛转悠,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船上插着的太阳旗,跟琉球港口里的一模一样。“可朝廷拿不出兵啊。”盛宣怀叹了口气。左宗棠在新疆跟俄国人对峙,湘军、淮军的主力全调去了西北,北洋水师的船还在德国船厂没完工,真要跟日本开打,怕是连天津都守不住。李鸿章把烟袋锅在桌角磕了磕,火星溅在“冲绳县”三个字上:“告诉日本,分岛方案是底线。再让一步,就不是割地,是割咱们的脑袋!”【东京的野心】东京赤坂离宫,明治天皇渡步看着舆图上的琉球,手指在台湾岛的位置点了点。外务大臣井上小野。刚从法国回来,西装上还沾着巴黎的香水味。小野轻声问:“大清的分岛方案,陛下觉得如何?”井上小野提到大清时,眼神里全是不屑。“琉球的价值,不在那几个小岛。”明治天皇拿起毛笔,在琉球和台湾之间画了条直线,“萨摩藩的老臣说过,控制琉球,就能卡住台湾的脖子。等咱们的兵船能开到澎湖,台湾的糖、煤,还有那片能种稻米的平原,迟早是咱们的。”陆军少佐多一郎推门进来,军靴在地板上踩出沉重的声响:“陛下,近卫师团已经在鹿儿岛集结,随时能渡海,请指示!”“大清那边有什么异动?”明治天皇担心问。“大清的舰队还凑数,咱们的‘金刚’舰上个月刚试射了新式炮弹,打穿三层铁甲跟玩似的。”“那就好,告诉李鸿章,”明治天皇把分岛方案的文书推到一边,墨迹在纸上晕开,“要么承认冲绳县,要么开战。我赌他不敢打——他的淮军在新疆,他的水师还没长大。”窗外的樱花落了一地,像极了琉球王宫里被踩碎的龙旗。【养心殿的叹息】七月的养心殿,闷热得像口密不透风的棺材。李鸿章的奏折摆在御案中央,墨迹被汗水洇得发蓝。他说“国力未逮,暂可姑容”,建议先接受日本的要求,等北洋水师成军了再谈收回琉球,慈禧犹豫不决。“民间都炸锅了!”御史邓承修闯进殿来,朝服都没穿整齐,“顺天府的举子们在贡院门口请愿,说宁愿捐家产也要跟日本开战。上海的报馆印了琉球人被砍头的画报,街头巷尾都在骂咱们是软骨头!”慈禧太后看着帘外跪着的大臣们,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咸丰帝逃往热河的模样。那时候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如今日本在琉球烧了孔子庙,历史好像在原地打转,只是欺负人的换了个更矮小的角色。“台湾那边呢?”她忽然问。“刘铭传来电,说百姓自发组织了团练,拿着鸟铳在海边站岗。”奕譞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还说……还说要是朝廷不管琉球,他们就自己扛着龙旗去跟日本人拼命。”殿里静了许久,只有太监摇扇子的声音,像钝刀子在割肉。“准李鸿章所奏。”慈禧太后的声音从帘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告诉日本,朕……朕知道了。”“太后!”邓承修猛地抬头,额头上的青筋跳得像要炸开,“琉球一丢,台湾就危险了!咱们今天退一步,明天就得退到厦门、广州……”“退下。”慈禧打断他的话,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看见御案上的琉球地图,那片被圈成“冲绳县”的地方,已被茶水洇的模糊。李鸿章走出养心殿时,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街角卖报的小孩在喊:“快看快看,日本兵在琉球杀人了!”报纸上的照片模糊不清,只看见一群穿和服的兵举着刀,地上的琉球人还穿着清朝的袍服。琉球终于还是丢了,当日本人进入琉球前一天,琉球国王的儿子,带着一队亲卫,向西逃入了大清地界。:()清宫秘史十二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