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力捶打着自己的胸口,痛彻心扉,“那不止是打水漂的钱啊各位!那是省吃俭用、几代人挤出来的科技经费!
那更是最优秀的一批脑力,被耗费在被设计之初就注定‘封神’的祭坛上!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才华、他们本该在产业洪流中迸发出的创造火花,统统被束之高阁,与灰尘相伴!
这难道不是对人才、对资源的双重谋杀?!”
屏风后那阵剧烈的咳嗽声再次爆发!
这一次,声音带着明显的哽咽,仿佛喉咙被看不见的荆棘死死扼住!
屏风后列席的徐端颐教授苍老的手猛地按住胸口,指尖因用力而失血发白,另一只手中的紫砂茶杯几近脱手!
茶汤晃出杯沿,溅湿了他洗得发白的衬衫袖口。
那一刻,老人眼前不是这烟雾弥漫的会议室,而是几十年前那个灯火通明、永远弥漫着松节油和焊锡味道的简陋车间。
耳边响彻的是年轻助手的欢呼:“老师!参数!全参数达标了!!”
那张被巨大成功冲击得滚烫的、年轻的脸庞,此刻与现实这张布满褶皱、写满悲凉的面孔重叠。
无人问津的样机?
冰冷的展品?
功劳簿上的数字?
这每一个字眼都像一把钝刀子,在他尘封多年的伤口上狠狠搅动!
一股混杂着巨大愤怒、难以言喻的酸楚和被无情揭穿的真实所带来的强烈冲击,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原来,他们耗尽心血攀登的巅峰,最终只是孤悬于万丈深渊之上的绝壁!
那一分钱都没收回的“国家巨额科研经费”,不是单纯冰冷的投入产出比,而是他和他那代人心血结晶最终的、赤裸裸的审判词!
那沉甸甸的羞愧感,几乎压垮了他的脊梁。
整个会场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缭绕的烟雾仿佛也有了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窗外的夜色更深了,会议室顶灯惨白的光线落在与会者沉默僵硬的脸上,像镀了一层石膏。
方才或许还有些不以为然的财经专家代表,下意识地停下了转动钢笔的手指,镜片后的目光死死盯着桌布上的一点褶皱,仿佛那褶皱里蕴含着能回答一切问题的答案。
技术专家那一边,有人将拳头攥得骨节发白,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着,吞咽着那份同样刺骨的苦涩与不甘。
吴楚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刺耳的尖锐,
“他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科研飞地’!
光顾着追求关键的光刻指标,忽略了这台机器造出来是为了干什么?
谁来用?用在哪里?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可量产的前景吗?
它和当时整个产业链的其他环节适配性如何?
成本能否被哪怕是国产晶圆厂承受?
所有这些‘贸’的问题,在‘技’攻克成功后,才被残酷的现实像冷水一样浇醒——结果就是‘样品’!
一份精美的、昂贵的、无法融入现实工业生态的‘样品’!
技术成功?当然!我们在科研上的大脑绝不比任何人差!
但是!
市场彻底失败!
为什么?why?这一切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不好意思,根本原因就是‘技’与‘贸’被强行剥离了!
这是产学研被割裂思维制造的必然悲剧!
各位!那耗费的国家巨额科研经费,虽说是省吃俭用,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可这‘刀刃’砍在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