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意义?我问你这么做有何意义?!帮你骗补贴吗?”
面对这预料之中的激烈反对,吴楚之不但不退,反而挺胸向前一步,声若洪钟,气势逼人,
“从头起步?小作坊?成本比不上?”
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反问,每一个音节都充满了被激起的、源于实战经验的绝对自信。
“您所理解的‘规模效应’,是建立在现有国际巨头固化了二十年的模式上!
他们有历史的沉没成本包袱,有庞大僵化的决策链条!而我们!”
他的拳头无声地砸在桌面上,“从零开始,没有包袱!没有条条框框!我们敢用华国最强大的武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极限效率!”
他眼中光芒炽烈,“我们的规模化,是从供应链重组开始的革命!
硅片、特殊气体、靶材、光刻胶……只要能在国内找到替代品,哪怕暂时贵20,我们立刻扶持、大量采购、逼迫它降价!
把整个上游产业链用海量的订单串联起来、盘活起来!
沟通成本?
国际巨头需要跨越大洋开十二次协调会才能解决的零件匹配问题,我一天之内,召集所有相关配套厂负责人现场拍板、试产、迭代!
他们习惯了一年一个周期调整工艺?
我可以逼着工程师一个月调优三次!”
强烈的底气伴随着近乎疯狂的计划在他胸中沸腾,
“我亏得起!十三亿人构成的市场人潮涌动!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会流到这里,支撑着整个芯片计划!
更重要的是,我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止为造芯!”
他的声音如同金石交击,带着穿透未来的力量:“电脑、手机……甚至未来所有智能设备的基石操作系统,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没有自己的芯,再好的操作系统也是空中楼阁!
造芯、造操作系统、做硬件……最终构建的是一个牢不可破的闭环生态帝国!”
说到这里,他扯了扯领带,而后对着屏风里面轻笑着,
“而且,难道之前的国家拨款科研补贴就不是亏?!
国家的钱就不是钱了?!
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他猛地一挥手,仿佛要将那些固有的偏见彻底扫开:
“国家拨款投入的基础科研,很多时候是看不到直接经济回报的公益投资,这我理解。
但我们这里讨论的‘追赶’,是具体的产业路径选择!
,!
我们要算大帐!
算长远账!
更要算经济账!
请各位领导暂时放下‘靠国家拨款输血’的路径依赖!
让我们纯粹从‘商业逻辑’的角度来看看,我吴楚之,或者说我背后的产业资本,这么干到底亏在哪儿,赢在哪里!”
他再次指向桌上那几颗不起眼的芯片,语气如同精算师般精准:
“就拿这ne555计时器芯片来说!
它应用在电工电路的哪些角落、哪些产品上,国内的技术专家比我更清楚!
我们抛开一切高深技术不谈,从零开始设计这东西,对国内的技术专家来说,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