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该用市场无形之手的地方,就用无形之手!该用强制力整合的地方,就用强制力来整合!
别走极端!
也别再提什么纯市场或纯计划!
对于半导体这个关系国本的产业,我们要灵活运用一切能运用的手段!
打破藩篱,重塑规则,重新铸造一条上下贯通的产业链铁链!这才是唯一的破局之路!”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他铿锵有力的余音在回荡。
“……
以上关于商业循环和追光计划的内容,奇点上面有本叫做《重燃2003》的小说,作者已经在第七卷用了整整9章将这两部分内容讲得很详细了,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综上所述,”
吴楚之的情绪稍缓,但语气依然斩钉截铁,如同战略部署的最终定调,“关于我们半导体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核心,我归结为两点铁律,缺一不可!”
他竖起两根手指:
“第一,生存法则:回归市场!脚踏实地!市场的核心驱动力量必须回归市场本身!
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搞什么‘跨越式’发展!必须从成熟、广阔的低端市场起步!”
他用手向下比划着沉下去的态势,
“用低端市场海量的需求,‘练级’,造血,为技术研发提供可持续的现金‘奶妈’!
在低端市场的‘红海’搏杀中,磨砺技术、优化流程、降低成本、锻炼队伍!
这才是健康的‘正向发展’逻辑!
而要打通这个正向循环,必须打破过去的割据状态,重构从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到终端应用的紧密协同关系,构建一个全新的‘战略利益共同体’!
让市场真实需求驱动整个链条的协同进化!这是解决我们能否‘活下来’、‘活得久’的首要问题!”
他竖起的第二根手指充满了挑战的意味:
“第二,核心突破法则:系统工程!集中攻坚!基建思维!
半导体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点突破’就能解决的事情!
它是由百万量级零部件构成的、精密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复杂系统工程!
光刻机、刻蚀机、薄膜设备、eda软件、光刻胶、电子级化学品、大硅片、封装测试……”
他每念出一个名字,压力就重一分,“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关键环节被卡死,整盘棋就是死棋!
所以,必须树立起‘系统工程’的整体观、大局观!
要认识到,没有全面协同的基础,任何所谓的‘明珠’都是沙滩上的城堡!”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重点刺向那个制约一切的魔鬼核心:
“对于其中最关键、最卡脖子的光刻机,我们必须采用超常规的手段进行集中攻坚!但是,”
他话音一转,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思路,“不能再单纯走‘追赶型复刻’的老路!我们必须用‘基建模式’来规避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和专利高墙!”
“基建模式?”
右侧屏风后,突然传来一个急切、带着浓浓困惑和一丝难以抑制的震动的声音,
“小吴,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基建模式规避技术封锁?”
:()重燃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