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士您说笑了!”
吴楚之几乎是脱口而出,语气里带着罕见的不满和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容置疑,
“您要是都不懂经营,那全华国至少95的企业家都该羞愧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他往前微微倾身,目光灼灼地迎着王选有些诧异的视线,“这不是客套话,这是事实!
您的激光照排技术一炮而红,让方振迅速垄断国内外华文报业市场,八十年代末就突破年营收一亿美元大关!
八十年代的一亿美元啊!
那是我们国家创汇都极其困难的年代!
这种市场开拓能力和技术商业化能力,比那些只会空谈的企业家强出一万倍!”
吴楚之的语速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砸在地板上,“还有方振的电脑业务!您力主进入pc领域,短短两年时间,就从零干到了全国第二,年营收过百亿!
跟当时的行业老大幻想集团,差距只有区区20亿!
方振电脑,那可是整整一代人认识电脑的启蒙品牌!这样的成绩单,是谁靠‘不懂经营’能做出来的?
媒体吗?他们懂什么?!”
王选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吴楚之会如此激动地为他正名。
他眼角的皱纹动了动,轻轻抬起枯瘦的手指虚点了一下:“哪里是说笑,报纸上、电视里,可不都铺天盖地是这么评价我的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科学家的本分是搞技术,企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打理。”
他将“专业”二字咬得略重,语气平淡,却带着浸入骨髓的讽刺,目光扫过萧亚军,后者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显然,“不懂经营”、“不谙资本”,这顶帽子早已被某些人、某些舆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稳稳地扣在了王选的头上。
成为了那次“资本逼宫”的理论依据,也成了方振后来一系列决策失误的遮羞布之一。
“那我只能说,”
吴楚之脸上露出一丝不加掩饰的鄙夷,声音斩钉截铁,“这是您老爷子在说气话!媒体?”
他嗤笑一声,吐出的字眼冰冷刺骨,“一群为了噱头什么瞎话都敢编的玩意儿!连站街的婊子都不如!他们懂个屁的企业经营!”
这话太过粗鄙直接,听得一旁的萧亚军眉头直跳,差点出声呵斥。
刘蒙蒙更是吓了一跳,担忧地望向王选,生怕老院士被这混不吝的话气着。
岂料王选非但没有生气,浑浊的眼睛反而亮了一瞬,似乎这带着泥土腥味的粗话,反而让他看到了一丝久违的真性情。
他脸上的自嘲更深了。
吴楚之无视了两人的反应,继续道:
“您看看他们现在对方振的批评!方振走到今天,根子在哪?
就因为他们把您这个真正懂技术、懂市场、懂经营的创始人边缘化了!
是职业经理人那一套无节制的资本扩张!
一堆‘具备国际视野’的海派精英、资本掮客进来后,方振干了什么?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从医药地产到金融证券,满世界撒钱买买买!
搞出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把一个世界顶级的激光照排龙头,硬生生玩到资不抵债!
就这,他们还有脸批评说您王老‘不懂经营’?”
他微微喘了口气,像是在压抑着巨大的愤懑,声音低沉下来,
“这简直……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和最黑的屎盆子!方振的核心技术,才是真正的金矿!
当年您带领方振的技术团队,不断升级新闻采编系统、远程传版系统,那才是方振的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