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贾东旭和秦怀茹没有插话,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也同意贾张氏的看法。
毕竟,现在的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差别不大,只要有工作和房子,在城里生活并无二致。
一个户口十五万太贵了,这些钱够改善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很多。
易忠嗨听完沉默片刻。
虽然他不像何裕柱那样知晓未来的政策,但从搜集的消息来看,这项政策的出台绝非偶然。
然而,贾张氏的话让他打消了劝说的念头。
首先,这笔钱数目不小,若未来政策没有大的变动,自己反而促成了贾张氏一家转户口,她肯定会记恨自己的,她向来如此。
二来,即便贾家真想转户口,短时间内也筹不出所需资金,最终可能还是得靠自己帮忙。
说是帮忙,实际上也就是资助自己的徒弟罢了,易忠嗨思量后便没再提这事。"既然你们已知相关政策,我就不再赘述了。
转不转的,未来如何尚不可知,你们自行商议吧。”
贾张氏听罢,目光微动,走到易忠嗨身旁。"那个,老大爷,你知道何大清娶的媳妇儿陈娟,她有没有转户口啊?”
“这我倒不清楚。”
易忠嗨并未向他人询问,自然无从得知。"对了东旭,之前教你的一些工序要多加练习,想升职这些技术可少不了。”
易忠嗨说完又嘱咐了贾东旭几句。
今年的考核,他打算让贾东旭试试,毕竟钳工技术他都教给了东旭。
若运气不错通过考核,有他这位高级工人的推荐,贾东旭能比同龄人升得快些。"师傅,您放心,我一定利用下班时间多练习。”
贾东旭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师傅是为了自己好,从未懈怠相关练习。
次日清晨,何大清夫妇带着身份资料准备去街道办办理户口迁移。
从院子出来时,邻居们看到他们手里的东西好奇地问:“老何,你这是要去干嘛?当厨子还带文件?”
“我和我媳妇去街道办转户口,上面政策下来了,想转户口的可以找我媳妇。”
转户口?就是城市和农村户口转换?老何你是不是糊涂了?农村和城市户口有什么区别?你自己也是农村户口,现在过得挺好,还带着媳妇一起转城市户口,这不是浪费钱吗?
听到何大清夫妇要转户口,大家纷纷出言提醒。
在这个时代,能意识到户口重要性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普通人都不愿为此花钱,甚至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政策。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户口可能会决定许多人的命运,到那时,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一个城市户口。
贾家一家人陆续出门工作去了,秦怀茹在救助站安排妥当后,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回去上班了。
贾东旭一大早就跟着师傅易忠嗨前往钢铁厂。
正在院子里干活的贾张氏和秦怀茹听到何大清的话,都不禁愣了一下。
很快,贾张氏便冷笑起来。"这何大清一家到底是愚蠢还是聪明?30万的户口费说拿就拿,真是败家!”
贾张氏脸上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毕竟看到别人花冤枉钱让她感到愉快。
秦怀茹在一旁犹豫地说:“妈,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该转个户口?哪怕我们不去转,至少让棒梗转了吧?”
秦怀茹察觉到不对劲,何大清家并不是糊涂的人,从他们的生活日渐富足可以看出,而且陈娟在街道办当委员,应该知道不少内部消息。
他们全家都转城市户口,说明这个户口肯定不是可有可无的,至少值这个价。
听了秦怀茹的话,贾张氏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怀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别人转户口我们就一定要跟着转吗?有些人条件虽好但没脑子。
你看他们转户口又能怎样?这30万最后肯定是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