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工3级11325000)
【焊工3级11025000)
电工3级13125000)
【钳工3级10755000)
【锻工3级13215000)
【系统空间:566立方米】
基础的实际操作技能如车工、铆工等,何裕柱均已达到3级。
若按普通工厂的技术标准,他至少能拿到5级工证书;而若系统技能突破至5级,他的技术水平有望达到9级工程师的标准。
至于基础学科,对机械专业帮助最大的无疑是物理和化学,同时一些复杂的机械设计还需运用到数学知识。
因此,何裕柱在这些领域也毫不懈怠。
预计在本学期结束前,他将这些基础学科提升至6级不成问题,其学习速度在班级中遥遥领先。
当然,何裕柱从未停止对大学论文的研究。
身为穿越者,他拥有后世的经验与眼界,再加上深厚的学术功底,撰写论文对他来说游刃有余。
这个时代国内的学科相较于国际仍显滞后,因此何裕柱无论选择哪个研究方向,都不必担心前人已做过类似探索。
这让他在论文领域大有作为。
某日,孙教授给机械班授课结束后并未立即离去,而是留下学生们宣布一件事:“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可以尝试报考工程师资格。”
听到孙教授的话,机械班的同学无不感到意外。
这么快就提出报考工程师?
同学们自然清楚工程师所需具备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当孙教授提出建议时,大家才感到惊讶。
尽管他们是经过全国选拔的优秀人才,但在清华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丝毫不敢懈怠,生怕落后于他人。
在这种氛围里,孙教授却鼓励大家报考工程师,实在令人意想不到。"有兴趣参加考试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找我报名,我们清华机械系可以单独组织考试,不过建议一次性完成报名。”
孙教授简单交代后便离开了。
作为行业前辈,即使在清华代课,他也同时负责多个大型项目,行事一贯干脆利落。
临走前,他的目光在何裕柱身上停留许久。
他在三个班级任教,若要问谁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必定是何裕柱无疑。
扎实的专业基础,加上上次机械理论考试中的出色表现,孙教授始终记得他。
他口中所说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肯定包含何裕柱在内。
孙教授离开后,班上的同学开始议论纷纷。"孙教授对我们也太有信心了吧,我们才学了这么短时间,就要去考工程师了?”
“别提了,孙教授说的是基础较好的学生,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不过也有同学清楚自己的情况。
尽管大家都来自名校,但成绩还是有差距,就像高考一样,有些人能得满分是因为仅能达到满分,而有些人能得满分则是仅能达到满分,同样的分数并不一定说明两人水平接近。
这一点在大学里会更加明显。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