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项传统自匈奴冒顿时期就有了,乃是为了团结部落,凝聚內部向心力。
於是每次明军出击,蒙古人一旦损失惨重,其士兵就无心作战,反而去抢袍泽的户体。
又因为蒙古人,人均好几匹马,机动性极强,故而明军每次只能看著蒙古人带走尸首,抢夺到少许首级。
建州女真不是蒙古人,但拖尸的传统也有。
这是和明军几百年来打交道留下的传统,女真人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自己不拖户,那么明军就会因为得到大量的首级而被朝廷奖赏。
其士气將会大振,再次面对明军,其作战积极性將会大大提高,对自己杀得更狠。
拖户则可以消耗明军的积极性,让明军领不到奖赏。
后来的黄台吉对此做得更为到位,寧可不要战利品,也要拖走尸体,甚至为了明军抢走了首级,他可以再派军队和其作战,不为別的,就是为了明军领不到赏赐。
消耗明军的士气。
戚继光这一战斩首两千首级,堪称立国以来数一数二的大捷。
他定了定神,正欲提笔,先草擬一份捷报奏疏,將这战果呈报陛下。
可就在此时,一名风尘僕僕的辽东军镇信使急匆匆地进来!
那信使见了安九域,直接从怀中掏出一份加急军报,声音嘶哑却带著兴奋:“监军!
大捷!大捷啊!李总兵那边夜袭古勒寨,阿台连夜遁走!”
“什么?”
“石勒寨被李成梁拿下了?”
安九域闻言大惊,石勒寨这名字虽然很土,但这可是建州女真的王城。
怎么拿下的?
三日前。
海西女真,哈达部石城。
李如松率领一万精锐明军铁骑,兵临哈达城下。
他遣人入城,向海西女真首领王台传达朝廷詔令一一即刻点选本部精兵,隨他南东进,共击建州!
王台无奈,他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只想和明朝正常贸易,管好海西各部。
並不想和建州女真交恶。
而且大明的詔令他也听说了,这是衝著灭建州女真去的。
唇亡齿寒,唇齿相依的道理,他还是懂得,他心中忧虑,便以兵马不足、粮草未备为由,婉言推脱。
李如松会儿才三十一岁,他是被李成梁最为看好的儿子,平时在军中说一不二。
本就脾气火爆。
他本在马水口当参將,此次听闻朝廷发兵女真,心切不已,连连上书,请求能加入此战。
结果据说皇帝还真看到了他的请战奏疏,特批他前去参战。
还派了人给他带话。
“上阵父子兵,尔当为先锋,奋力搏杀,扬我军威。”
於是李如松又借著皇帝的口諭在李成梁力排眾议,先带著军队来到了海西女真,就是像要好好表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