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拿来参考。
但是朱翊钧是学歷史的,他的学校有一个歷史老师古代战爭很感兴趣,有一节课专门为朱翊钧展示了一下弓箭的射速。
怎么展示呢,他专门找到了世界上唯一的骑兵学校的资料片。
这个学校在匈牙利,据说是世界上唯一的骑兵学院。
自那节课以后,朱翊钧再也不认为火比弓箭强,因为骑兵学院的学生训练不到十个月就可以在马上以1。2秒的速度射箭。
学校教练则可以以0。9秒的速度射箭。
非常的快。
火一轮下去之后,只会被骑射屠杀。
也难怪明末打不过满清,就是因为军队火器配给率高,所以明军火力密度一直都是弱势。
再加上明军每次会战都少於满清,火力密度不可同日而语。
后世很多视频展示火爆杀骑兵的,那都是採用电影片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军空心方阵爆杀法军骑兵。
每次营销號都喜欢拿这个片段说火枪的厉害。
但是这个战役根本不能作为参考,至少大明无法去参考。
因为里面的法军装备只有马刀,手没有,鎧甲也没有,马鎧也没有。
马有尖锐恐惧,根本不敢衝刺刀方阵。
根据朱翊钧查到的史料,当时的法军只能在阵外眼睁睁看著英军对著他们射击,而他们只能拿著马刀叫骂。
这样的案例根本没有丝毫的参考性。
如果法军骑兵是蒙古骑兵,每个人都配备弓箭,那么对於英军而言才是一场屠杀。
隧发枪再快,也不可能有1。2秒每发的射速。
东方和西方完全是两种战场。
东方是通用骑兵,弓箭和刀都需要。
西方经过一番漫长的演变,逐渐有了专门近战的骑兵。
故而火克制骑兵,大明没法学。
大明只能搞出昂贵的车营。
“我之意,售卖火於蒙古,使其打猎皆用火器,如此,蒙古人必然疏於练习弓箭,
其能骑射土兵也必然减少。”
“此为弱蒙之策。”
朱翊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打算培养蒙古人用火的习惯。
这並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
歷史上的索伦、准格尔这些游牧、渔猎民族都开始用火。
这些都是真实的发生在清朝的事情。
因为火方便,省力,杀伤性更强,打猎更方便。
人都是好逸恶劳的。
射箭是很费力,学习成本很大的一件事情。
以前游牧能骑射,能射箭,那是因为他们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