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有谷汉人是为了没收所占之地汉人的財產,建立庄园经济。
这並非丧心病狂的杀戮,而是一种有组织,很冷静的杀戮。
也是因此,满清才能以区区辽东之地养活二十方野战军队。
黄台吉也並不是很多人口中的仁慈君主,他和自己父亲努尔哈赤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其人入关教导属下既要盈城也要盈野。
意思是既要屠城,又要屠村。
他之所以没在辽东搞屠杀,那是因为努尔哈赤已经杀完了,庄园经济已经建立,
对於这对父子,朱翊钧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能翻盘的机会。
“招抚吧,努尔哈赤,给我好好招抚建州女真,等你招抚好他们,我就送你们去贵州,和杨应龙当邻居。”
此时的朱翊钧已经打定了主意。
努尔哈赤別想看在建州待看了。
他要把努尔哈赤这些人当作一支隨便消耗的僱佣军。
“再让戚继光跟著去,监督这两个,別到时候努尔哈赤和杨应龙联合起来了。”
缅甸的一代雄主莽应龙马上就要死了。
只要此人一死,缅甸內部的大叛乱就会接钟而至。
那时是攻打缅甸的好机会。
朱翊钧也早就物色好了主帅人选。
西南那地形还得是步兵来。
戚继光非常合適。
不过在和缅甸打之前还是要注意一下后方的安全。
比如杨应龙。
这人狼子野心,虽然在歷史上,他没有在缅甸战爭的时候被刺大明,但是谁知道如今是不是改变了想法。
朱翊钧不想赌,此次建州战役结束之后,他就让戚继光去四川或者广西驻守,监察杨应龙,等到莽应龙身死的时候,他就下詔徵兆播州杨应龙参战。
从则徵调数万土兵,不从则让戚继光带著努尔哈赤將其就地剿灭。
就算杨应龙能忍,一直配合,朱翊钧还是有办法,他打算给杨应龙封地,就封在西南一代,將缅甸和暹罗隔开,到时候大明占据缅甸之地,中间有个杨应龙替大明当著。
正好玩一手制衡。
杨应龙如果像歷史上一样造反,那战略態势可就太恶劣了。
且其远离播州,控制力自然大大不如从前。
大明反而可以在播州改土归流。
杨应龙就算闹起来,也不会在西南弄出太大的动静。
有云南作为屏障,想打到大明,那是真的不好打。
至於努尔哈赤,就算杨应龙不谋反,其部族去了西南,过不了几年,大部分人也就死的差不多了。
西南的瘴气那是真的会要人命的。
可不是闹著玩的,前世朱翊钧学歷史的时候看过一个军户的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