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妖言惑眾,胥吏考试只是录用,何来名额,只能多张贴榜文,澄清谣言了。”
张居正只好说点不痛不痒的建议。
他心里也清楚,这样效果不算很大。
“胡元暴政恐在我朝兴起?”
朱翊钧看著一些人上奏的消息,不禁摇头。
他还真的没想到自己的公务员政策居然会被一些人解读为胡元暴政。
仔细想想这种言论居然还不能说不对。
因为朱翊钧还真的想看扩大肯更的编制。
明朝是典型的小政府。
这种小政府指的是大明的行政体系。
很多时候对民间控制力度弱,对言论也管控不了,那可不是明朝不想管,是从制度上就很难办到。
歷朝歷代的建立都会从前朝吸取教训,大明在元朝吸取的教训之一就是少用官吏,少管閒事。
因此大明连弓弩都不禁了。
刀剑什么的,民间隨便造。
火也是。
大炮不行,这玩意儿不能让老百姓隨便造。
水滸传里面梁山好汉拿著兵器满地走,那可不是杜撰的。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大明虽然不禁武器,但是禁甲胃,禁族旗。
家中若是搜出了旌旗,那也是和谋反没区別的。
还有就是官僚机构,很多人不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胡元虽然是一个异族政权,意识形態也不是什么儒家思想。
但是其官僚机构比大明还要官僚。
大元的统治机构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
虽然大元的科举制度没有好好搞,各种政治腐败,暗箱操作不断,但是大元衙门的背吏多啊。
大元隨便一个县衙就有几十乃至上百的录用胥吏,这些胥吏还没有工资。
大元充许这些人自己创收,於是这些人疯狂剥削老百姓。
大头朝廷拿,小头是自己的。
明太祖朱元璋对此种乱象深恶痛绝,於是到了现在,大明的各县衙的具有正式编制的背吏只有十几个。
规模非常的小,对於基层的控制力度自然也谈不上强。
这点人能把税收好,保证地方没有大规模判断,已经是恪尽职守了。
“还是钱太少了,太祖啊,您老人家薄赋的时候可曾考虑过后代啊。”
朱翊钧无奈,明朝的税收少就和士绅豪强没什么太大关係。
这些人的抗税活动只是加剧了朝廷財政的紧张罢了。
如他的金银,说起来江南士绅已经拖欠了他近二百两了,但那是长年累月下来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