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固然想要和皇帝多聊一会儿,但是因为皇帝的允诺,罗明坚非常的喜悦。
他急著想要写信告诉教皇这件事情,他还打算联繫西班牙人,让他们將皇帝要求的东西交出去。
这样皇帝满意,他们也能得到大明美轮美奐的丝绸以及茶叶瓷器等贸易產品。
朱翊钧对此並没有挽留。
现在传教士到了,他也终於可以开始干自己想要干的事情了。
“让你在各地书局找到的写手都找到了吗?”
朱翊钧问孙德秀道。
“回皇爷,找到了,京师找到了三个写杂书的,还有两个写曲的,臣还派人去江南的书局討要了五个人来。”
孙德秀笑道,若非他严格审查,其实这样的人还能在找几十个。
但是皇帝说了,这些人参与的事情非常重要,对於学识什么的要求很高,所以孙德秀只能寧缺毋滥。
专门挑选了一些文笔好的,有才学的人。
这些人是真的不好要,能被他看中的人都是书局的宝贝疙瘩。
得益於朱元璋的政策,这年头的出版小说不用交税的。
於是这些书局出版小说是很积极的,也因此钱手稿,找人改稿。
三国演义之类的书,版本眾多,有很多改变都是出自书局僱佣的书生的手笔。
这些人才是书局依赖的人。
要知道,雕版可是很贵的,能稍微修改,就可以再次卖出大量的书,那可是一大笔的利润。
不过面对司礼监的要求,民间老百姓还是不敢硬顶的。
在加上孙德秀的许诺,承诺让他们有机会向皇帝施展才华,於是这些人才乐意加入。
“很好,朕办的这报就先交到司礼监手里面吧。”
朱翊钧想了想,决定將报社立在司礼监机构下面,也算得上名正言顺。
司礼监本就有刊印图书的权利。
办报也算是合情合理。
“另外让东厂注意,民间不可办报,前些日子內阁通过了报禁,让民间不要知法犯法朱翊钧之前的手段这会儿全都出来了。
没人可以和他爭夺舆论霸权。
“最后,把这份大纲交给你招来的人,让他们好好构思情节。”
“为了效率,以后就让他们住在一起吧,这样也好討论。”
前世有的读者追更迫不及待就扬言要把作者关进小黑屋里码字,这件事情朱翊钧现在还真的可以做到。
孙德秀只管应声,心里面对於皇帝的安排越发佩服。
果然,皇帝做事从不突发奇想,总是早有预谋。
“很好。”朱翊钧颇为满意,他去了坤寧宫,打算好好放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