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他也好直接提拔。
不过这些人终究还是受了当下小说的影响,很多时候喜欢隱喻,有些隱喻过於套路,
生硬。
除此之外,就是喜欢在小说里面加一些诗词什么的。
若是诗词写得好,能草蛇灰线的隱喻剧情,朱翊钧自然乐於见到在这样的书,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诗词都是一些浅显直白的打油诗。
在朱翊钧看来这样的诗词只是起到总结剧情的作用,写在小说里面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他是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写。
水滸传、红楼梦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这些书中的诗词还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里面的诗词就好像一种隱晦的预言,早早隱喻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甚至是命运。
但是朱翊钧这是网文,讲究快节奏。
没那么多时间搞什么诗词隱喻。
“这个描写过於浮夸,这不是民间说书。”
朱翊钧批判了一个,又拿起一章。
“这个用词过於口,我要言语简短准確。”
朱翊钧又扔掉一个。
“用词过於平淡,让人看了心中毫无波澜。”
一张张稿纸被朱翊钧扔掉。
周围的书生有的已经开始汗流瀆背了。
他们不是没有被人批评过写的书,但是那也要看批评者是谁。
平日里书局收书的掌柜的这样说,他们不能说是无动於衷,但也不会如此紧张。
但是这可是皇帝,被皇帝批评的人总觉得自己好像犯了大罪。
一个个的惶恐不安,生怕下一刻皇帝就生气。
不仅是被批评的人紧张,没有被批评的人同样紧张。
就好像他们是即將判刑的人犯一样,只有被判刑和等待判刑。
不管什么结果都是不好受的。
大家都很著急。
“这个写的不错,是谁写的?”
朱翊钧讚赏的点了点头,这书算是有点网文的样子了。
他自己看了看名字。
刘树庭?
一个年轻,但是身体很壮的人站了出来。
朱翊钧略感异,这人的气质和周围的书生还真的有些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