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申时行很多时候最警惕的就是这些人。
这帮人无法无天。
勾结倭寇基本上没什么心理负担。
清末的时候满清也尝过这个苦,如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掠一空之后,附近的山贼冲了进去搜颳了剩下的財物。
倭寇入侵,大明各地贼寇响应,和这个案例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申时行才建议开海。
“若建立制度,管控外流人口,监督內外流动,我朝廷也可对其中情况有所了解。”
申时行觉得还是心中有数,更有安全感。
现在这么明目张胆的走私,朝廷对其中的贸易量、海商人数等都只能估算。
这些数据很多都是道听途说,信口雌黄的產物。
如后世一些人就信郑芝龙靠著收商船税,年入数千万的白银的神话。
非常离谱。
但最离谱的是这种说法还有一些资料可以佐证,这些资料就是一些人的笔记,这些笔记中的数据就来源於当时的人的脑补。
这年头又没什么网际网路,郑芝龙的舰队也不是什么上市公司,上哪查数据去。
只能说一个敢编,一个敢信。
“也可,但是必须加强管控,开海城市要建立一套程序,最好新建一地专门接待外宾。”
张居正说道。
“那就在码头附近专门划出一块地吧,隔离人群,如此也避能免此辈当中有人感染瘟疫。”
申时行頜首,立刻想到了理由。
这年头船员在床上生病可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行,至於陛下的远洋船队。。。。。。。。便让陛下去吧,只要不调太多的官船就行。”
张居正无奈,皇帝建立的船队想要捕捞鱼获的事情他也知道。
有人指责皇帝这是与民爭利,但是皇帝也不再近海捕捞,而是打算远洋捕捞。
还有人觉得皇帝建立船队是想要寻访仙岛、找什么长生不老药。
这倒是引起了张居正的警惕,他这可不是大惊小怪,山东等地区的官员还真的有人因此给皇帝献祥瑞。
被张居正压了下去。
有人说海边大雾繚绕,有仙岛。
又有说海边有大鱼,是祥瑞。
还有见到龙蛇什么的,对此皇帝也过问了几句,但幸好也就是过问了几句,没有真的要看这些祥瑞。
这种先例可不能开,一旦让外边的人知道皇帝对这类神神鬼鬼的东西感兴趣,这类东西瞬间能多出十倍。
为此他还找申时行出主意,申时行还真的给他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让祥瑞层层上报,让礼部的人慢悠悠的转送,整个过程不能急。
但最后一部分要保密,东西必须秘密给皇帝,最后再由內阁票擬送还。
简单来讲,就是要把祥瑞的传交搞成我明仪式程序的一部分,绝不是皇帝感兴趣,
这样可以杜绝献出祥瑞的风气。
张居正还觉得特別有道理,就是繁琐了点。
然而朱翊钧对於鯨鱼什么的並不感兴趣。
这套办法就没有被张居正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