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明军被击退,有死伤,但那並不代表著他们就没有杀敌,杀敌是有的,但是无法证明,那就不算。
这对於大明的军心是严重的影响,因此马芳这样能带回斩获的军官无疑是士兵眼中的神。
就好像公司里面的领导总是能带著员工得到奖金一样。
这样的领导又有谁会拒绝呢?
此外,马芳面临的可是俺答汗,而且还是全盛时期的俺答汗,甚至大明局势糟糕的时候,马芳也能带著军队站出来给予俺答汗回击,给整个大明军队鼓舞土气。
至少对於戚继光的部下而言,他们或许能昂头挺胸的说自家的大帅不比马芳差,但是让他们说什么戚继光比马芳强无数倍、戚继光比马芳强的话,他们还真的说不出来。
说出去会被人笑话的。
同样是明星,明星和明星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在军队,此时的马芳就类似於天皇巨星般的存在,是独一档的人物。
別的不说,此时此刻的民间戏曲、话本就已经出现了关於马芳题材的內容了。
不仅是民间百姓知道马芳,皇帝也知道马芳。
老道长亲自讚赏过马芳。
要知道,马太师可不是因为马芳获封了什么太师的头衔。
这是蒙古人封给马芳的。
因为其人太厉害,於是蒙古人尊称其为太师。
上一个让大明耳熟能详的太师还是也先太师。
甚至隆庆年间,俺答汗再次犯边,边境一触即发,马芳就被紧急任命,俺答汗闻言立刻消停。
其人算是真正做到了以一人之威名嚇退一国。
非常的离谱。
但是就是这样的人物,其人也没有封爵。
於是眾人都不再说话了。
总算是消停了下来。
没有再为戚继光鸣不平。
戚继光见状无奈摇头,但是心中却没有平静下来。
之所以没有平静下来,是因为他前些日子接到了京师来人的消息。
他的大靠山、朝廷的首相张居正给他写了字条。
其中透露了皇帝想要调他去西南统帅数地军队灭缅甸的计划。
並且字条的最后还提到,一旦事成,或有封侯之赏。
戚继光已经把字条销毁了,他看了之后自然格外心动,但是还没有好好畅想一番,就被繁忙的军务淹没。
到了今天,朝廷的圣旨传来,戚继光再次想到了这件事情。
“或许,我的封爵就在此次战役了。”
戚继光的心臟开始砰砰直跳。
这一次的回京述职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