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道理的。
临到头了,竟然还惹了这一桩差错出来,女史好不容易提心吊胆地将人送走,偏偏赶在一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身后远远传来一声呼喊——
“陛下——”
“天后陛下!”
这声音听着有些耳熟,武媚娘闻言驻足。
一回头,就见上官婉儿气喘吁吁地追出来,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张纸。
见天后留步,跟在身后的宫女内侍纷纷停下脚步,乖觉地为贵人让出一条道。
借着弯腰行礼的动作,上官婉儿稍稍缓了缓,竭力平复着起伏不定的呼吸,才接着道:“陛下错了。”
“放——!”
一个“肆”字含在大宫女嘴边,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被武媚娘挥手制止,只得不上不下地卡在那里。
“哦?”
时至今日,已经很久没有人敢当着自己的面说她错了。
“婉儿倒是说说看——”
武媚娘不怒反笑,冲她扬了扬下巴:“本宫何错之有啊?”
还肯叫她“婉儿”,看来陛下还不曾真正动怒。
库狄夫人暗自琢磨,高悬的一颗心渐渐放了下去。
这小宫女如此伶俐,又有才干,哪怕真的冒犯了天后陛下,她也是要想办法说两句好话的。
“正是奴婢手中这几页书抄。”
上官婉儿不慌不忙,在旁人既惊又疑的目光中,甚至还能微微抿出个笑来:
“蒙您垂爱,赐下几页典籍。”
她向前一拱手,双手捧着几张纸,呈到武媚娘眼皮子底下。
“可这几页只是出自第十卷,奴婢想读的,却并不在此之中。”
她这么说,便很大胆了。
上官婉儿抬起头来,不躲不避,就像方才答应天后陛下、要走到她身边去时那样大胆而直接:“奴婢想读的是——”
“第一卷。”
什么典籍呀、分卷的,别人听不明白,武媚娘还能不清楚吗?
方才她亲手递过去的书抄,出自《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中的邓绥篇。
上官婉儿直指《后汉书》卷一,何解?
那是《光武帝纪》。
恍惚之间,武媚娘似乎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那道声音,早在先前竹林对谈时,她就已经隐约听过一次。
可纵使武媚娘用尽全力去捕捉,始终无法窥得一二。
想不起来,那就缓一缓再想。
武媚娘向来很有耐心,她暂且搁置此事,认真看向上官婉儿。
于是,所有人就看见天后陛下竟然绽出了一个堪称“愉快”的笑容。
她完全没有介意上官婉儿这种近乎冒犯天颜的举动,而是以一种长辈的姿态,伸出手——
咦?
没等上官婉儿反应过来,就感觉头顶上似乎落了什么东西。
她小心抬眼看去,就见面前的贵人伸出了一只手,很是慈爱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天后陛下……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