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议论纷纷,观点立场各不相同,主播一一看过,才做出总结:
【其实不单单是一个黄道婆,英雄叙事似乎向来都备受历史的偏爱,因为有名望、有地位、有大作为的人更值得被大书特书。】
【至于能工巧匠,那是要被看作“不务正业”的。】
【在被忽视的芸芸众生里,女性更是饱受轻视。】
【但如我们所见,那些不可为终究会可为,因为总有人愿意为了后来者开辟道路。】
【哪怕仅仅是凭借自己手中一针一线。】
【这才有了今日自由自在的我们。】
虽然从未谋面,但在夏语冰心里,黄道婆的形象应当是温柔而强大的,她长长地舒一口气,没有惆怅,没有感慨,话里话外只有坚定不移: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家人们可不要辜负前辈们的努力呀!】
【几百年过去了,民间依然传颂着这首歌谣,来表达对婆婆的喜爱与怀念。】
直播已近尾声,主播选择用一首可爱的童谣作结: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即便婆婆的名字再也不可考,甚至就连“黄”这个姓氏都未必准确,但歌谣代代传唱,后人始终会记得,在这片土地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勤劳勇敢有智慧的科学家,为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婉儿。”
耐心听到这里,久久不语的太平公主骤然开口,叫住上官婉儿。
她仰头望向站立在自己眼前的少女,郑重承诺:“你的意思,我明白的。”
“小夏姐姐的世界再如何精彩,那也是她的。我虽羡慕,却并无贪图。”
或许是不习惯仰头看人这样的姿势,刚说了一句话,太平又忍不住转转脖子,才接着往下:“如你所言,要想实现那样的技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太平终究还是没忍住,站起身来,同上官婉儿视线平齐:“而我能做的,除了羡慕,就是让那一日早些、再早些到来。”
她不事生产,不懂里头的学问,那不要紧。正如前头所放豪言:待来日大权在握,自然能向匠人倾斜三分。
“只是,婉儿——”
撞见上官婉儿欣慰的眼神,太平轻轻勾唇,缓慢地笑了笑:“你在怕什么?”
不等上官婉儿开口,她步步逼近:“与其说是担心我玩物丧志,不如说是你担心的另有其它才对吧?”
一双凤眸渐次扫过眼前这张同样稚嫩的面庞,太平公主眼里意味深长,语气玩味:“你在害怕。”
分明是个问句,却被她说出了气定神闲的笃信。
“害怕什么?怕自己玩物丧志?不,你这样警醒,可不会。”
“怕我因此生出更多不该有的念头?”
太平依旧摇头:“你只担心我的念头不够多,才不会有这样的顾虑。”
“那还会是什么?”
太平不紧不慢,仿佛故意将自己的真实揣测留到了最后一刻才肯宣之于口:“还是说……你怕自己见得太多?”
博闻广识本是好事,此时此地的两人都心知肚明,这话还有后半句被太平故意隐去了。
像。真像啊。
在这样惊心动魄的关头,上官婉儿却走了神。
殿下年纪虽小,可这般模样,实在是像极了天后陛下。
太平是李家公主,更继承了武氏一脉相承的洞悉与野心。
她听见来自内心深处的叹息,仿佛是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在宣判往后余生的命运。
喜怒无常?不,那是上位者的特权。
即便是缺点,也得怪她不能揣摩上意。
上官婉儿以手触额,行了个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