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是顺崽,不是顺治[清穿] > 5060(第4页)

5060(第4页)

他说得有些凌乱,带着孩童的比喻(粽子),但木苔听懂了——埽工技术(fasework)!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用树枝、秫秸、芦苇等材料扎成巨大的捆束,层层铺叠,再压土夯实形成挡水屏障,其中用草绳或芦苇编织的网(他形容的)确实能起到很好的固定和缓冲作用!她记得这是明清时期黄河大堤上的重要防护手段之一。

“还有吗?”木苔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继续引导。

“嗯……还有!”顺崽更来劲了,“那些草席粽子……不,是那个……埽……对,好像是叫‘埽’?我看到图了!”他似乎终于搜到了名词,“它们放的时候不能随便放,要放在水特别凶、特别容易被冲坏的地方!而且不能放得太密集或者太稀疏……要听专门的老河工爷爷的话!他们经验多!”他还搜到了因地制宜和重视传统经验的关键点。

“好!好主意!”木棠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揉揉他的头,“顺崽真了不起!这些可都是救民的好法子!比干坐在那里批那些诉苦求粮的折子强多了,对不对?”

这话简直说到了顺崽心坎里!他用力点头:“对!给他们钱粮工具,让他们按照这个法子去修堤,总比等洪水冲过来再哭强!”小皇帝脸上露出了属于熊猫的得意和属于明君的雏形责任感。他解决的不仅仅是他讨厌的工作量,更是无数百姓的生命财产。

“所以啊,”木苔牵着他走进暖阁,姜茶的甜香已经飘来,“成立你的‘特议组’第一步,就是把你刚才想到的这些宝贵主意,告诉那些懂行的臣子们。让他们去评估、完善,再制定详细的章程。你只需要负责说出想法,最后做最重要的决定,然后监督他们做好,好不好?”她再次明确了“特议组”的运作模式,核心决策权还在小皇帝手中,但前置工作和执行放手给专业的人,这正是管理(无论是人还是熊猫)的智慧。

顺崽接过温热的、加了蜂蜜的姜茶,满足地喝了一大口,被甜得眯起了眼:“嗯嗯!朕要亲自去跟他们说!还要让他们给朕画那种……那种施工的图纸!要画得大大的,让朕能看清楚!”他想象着自己能参与“大型工程”的新奇感,工作似乎也没那么枯燥了。

看着恢复了活力,甚至对解决实际问题产生了一点兴趣的小皇帝,木苔心中满是欣慰。这只穿越来的熊猫崽崽,在努力地适应这个身份,并用他独特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带来好的改变。也许推动基建的钥匙,就藏在他每一次偷懒式“抗争”后被引导出来的“金点子”里。

暖阁外阳光肆意,照的屋内也暖暖的。

解决了心头大事、满足了口腹之欲的顺崽,又觉得困意上涌,抱着木苔塞给他的软乎乎抱,蜷在软榻上,小脑袋一点一点。

木苔示意宫女拿来薄毯,轻轻为他盖上,看着他毫无防备的睡颜,看来这些日子还真是把顺崽累坏了。

“好好睡吧,顺崽。”木苔替他掖好被角,低语道,“明天开始,好好‘指挥’你的‘特议组’,给大清……捆一个结实又好吃的防洪‘大粽子’。”

暖阁内茶香氤氲,阳光透过窗棂在地毯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木苔坐在软榻旁,手边摊开几份奏折,目光却柔和地落在蜷成一团、呼吸均匀、小脸睡得红扑扑的顺崽身上。小家伙怀里紧搂着那个软枕,无意识地把小半张脸都埋了进去,几缕头发翘起来,像极了熊猫崽崽睡得四仰八叉时露出的绒毛耳朵。

“这阵子是真累着了……”木苔轻声吩咐侍立在旁的苏麻喇姑,“今日的早朝免了。传哀家懿旨,着睿亲王、议政王大臣会议、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午后至慈宁宫西暖阁议事。就说……事关黄河汛期,皇帝陛下有重要谕示。”

“嗻。”苏麻喇姑领命而去,动作轻得未惊扰分毫榻上熟睡的小祖宗。

木苔的目光重新落回折子上,心思却活络起来。

顺崽提出的“埽工”结合苇网加固的想法,确实是因地制宜的好法子。但纸上谈兵易,落实下去却千头万绪。钱粮、物料、征集民夫、工部匠作司的技术指导、地方官吏的执行力……环环相扣,哪一环出了问题,都是人命关天。而且顺崽那个“特议组”的名头,也得在他亲自出场前,先垫垫底,免得那些老狐狸初次听闻太过惊诧。

她提笔,在几份关于黄河备防的奏折上,用朱批写下清晰的指令:

“工部:速令河南、山东、直隶河道总督府据实报来各险工处详细地形水势图,着令经验丰富之老河工同往勘查,详述往年所用物料、工法及成效利弊。着工部匠作司精选熟悉埽工之老匠,三日内至值房候命。”

“户部:核算现有库银,厘清可用之粮米储备。即日起,筹措采购上等麻绳、毛竹、芦苇(需密实坚韧者)、秫秸、壮柳条枝及铁料(用于桩头钩连)。先行核算五十万两预备银,待详细计划呈上再酌情增拨。严令所购物料不得以次充好,违者严惩不贷。”

“吏部:发文沿河州县,命其严加督促里甲预备民夫,登记造册,并安抚民心,宣扬朝廷此番备防决心。凡因工致伤、致死者,由地方官核实上报,按例抚恤,不得拖延克扣。若有怠政扰民者,即刻拿问!”

批完这些,她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皇帝虽小,但皇太后代行政令已久,这朱批便是最高指令。她提前将这些执行层面的铺垫做好,等顺崽的“金点子”抛出时,才能有更坚实的根基。这不仅仅是帮儿子减轻负担,更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扯皮,能在汛期前争取宝贵的时间。

午后,阳光偏西。顺崽在宫女轻柔的呼唤中醒来,懵懵懂懂地揉着眼睛,一歪头就看见木苔含笑坐在一旁。

“醒啦?睡得可沉,小猪似的。”木苔笑着递过温热的帕子。

顺崽下意识接过擦脸,脑子慢慢回笼,猛地想起:“皇额娘!那个……那个‘特议组’!”

“是‘防汛抗旱救灾特别议事小组’。”木苔一本正经地纠正,眼里满是笑意,“放心,没忘。人我都给你叫来了,就在西暖阁候着呢。”

顺崽立刻精神抖擞,三两下爬下软榻:“快快快!朕要更衣!穿那个绣了小小金龙的常服!气势足!”

西暖阁内,气氛略显紧绷。睿亲王多尔衮坐在上首左侧闭目养神。工部尚书图海和户部尚书巴哈纳垂手肃立,另外几位议政大臣相互交换着眼色,对于今日不寻常的午后召见,以及传言小皇帝昨日“登高望月”后突有“妙想”,皆心怀揣测。太后的几道急旨朱批他们也传阅了,要求明确严厉,透出不同寻常的决心。难道小皇帝……真有什么惊世高见?

帘子打起,木苔牵着换好崭新常服的顺崽走了进来。顺崽努力板着小脸,试图展现帝王的威严,但眼神亮晶晶的,带着一丝压不住的兴奋和新奇。

“臣等恭请皇上圣安,太后慈安!”众人连忙躬身行礼。

“众卿平身吧。”顺崽清了清嗓子,努力让声音显得沉稳些,“今日召各位爱卿来,是为黄河防汛之事。朕近日思之良久,忧心如焚……”他顿了顿,在木苔鼓励的目光下,直接切入核心,“故朕决定,成立一个‘防汛抗旱救灾特别议事小组’,专责统筹此事!”

“特……特议……组?”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这名字着实拗口又新鲜。但睿亲王缓缓睁开了眼,目光如炬地看向小皇帝和他身旁的木苔。

“对!”顺崽挺起小胸脯,“朕任命工部、户部为特议组核心成员!睿亲王总领其事!”他先点了核心,然后把昨晚和皇额娘讨论(实则是他搜到的知识)的“妙法”一股脑倒了出来,依旧是那个充满童趣却直指关键的比喻:“……河水凶险处,用那草席土包,层层叠叠压实,像裹粽子一般!里面再填上密密的芦苇网子,水冲过来它就陷进去了!关键地方要用这种‘埽’,还得有经验的老河工领着,不能乱放……”

虽然用词稚嫩,但核心意思清晰无比:材料(草席、土、密实芦苇网)、工艺(层层压实、内设缓冲网)、实施(重点险工、依靠老河工经验)。结合木苔上午的朱批内容(物料采购、民夫征集、技术支持、抚恤),瞬间填补了操作层面的细节。

阁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工部尚书图海眼神越来越亮,他主理工部多年,河道工程也是本分,立刻敏锐捕捉到小皇帝这“粽子埽工配苇网”的点子虽然名字古怪,但其原理与加固河堤薄弱环节的传统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那“密网陷水”的比喻,暗合了加强结构韧性、分散水势冲击的关键!他越琢磨越心惊,忍不住脱口而出:“皇上此法……此法精妙!苇网固埽,可增其韧性与稳固!选险工施为,正是要害!”他激动地都忘了自称“臣”。

户部尚书巴哈纳也反应过来了,钱粮是保障,立马跟上:“皇上英明!太后朱批已命户部筹措物料,只是这芦苇网子需大量密实上品芦苇,恐需专向产地大量采购,麻绳用量也将剧增……”

多尔衮眼中精光一闪,缓缓点头:“皇上年幼,思虑却深远。此‘特议组’正合其宜!由臣等分头督办,方可令这草席土包的‘粽子’,裹得又快又好!”

“正是此理!”顺崽见大家接受度良好,还夸他点子好,简直心花怒放,成就感爆棚,“特议组即刻开始议事!图海尚书,你让匠作司快点画大大的图来给朕看!还有,老河工的经验最宝贵,不可怠慢!巴哈纳尚书,钱粮要够!不够再想办法!”他终于体会到了“指挥若定”的感觉,小手一挥,发出了第一个真正具有实质意义、关乎国计民生的指令。

一场围绕如何高效“裹防洪粽子”的务虚会谈,迅速变成了以材料、技术、资源调配为核心的实干会议。睿亲王掌控全局,协调各方;工部专攻工程细节,落实埽工与苇网结合的技术标准;户部全力保障钱粮物料到位;议政大臣们补充执行层面的协调与监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