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水浒]掀翻大宋 > 220230(第13页)

220230(第13页)

童贯听闻董平已经占领了燕京城,当即从椅子上跳起来,“谁叫他去燕京的!他不是去良乡捉拿辽国逃兵?怎么去燕京了!”

堂中各副将俱是惊诧非常,其中有一人率先反应过来,“大王,咱们得快去!”

童贯也一个激灵,当即叫大军拔营,挥刀北上,“攻占燕京!”

河北军加上西北军一共几十万人,童贯一一部署,自己先率领先头部队两万人浩浩荡荡朝燕京进发。

*

逐州西面的一个小树林边上,马扩也接到了斥候兵传递的消息,董平派人传话来,言燕京已经攻下了。

马扩欣喜非常,这样一来,他们和金国谈判的时候也有所倚仗了,起码不会像他之前料想的那般,金国将西京与燕京两地都抓在手中,如此大宋将会十分被动。

如今他手里的这封国书虽也十分苛刻,可无论如何,西京一事也有商谈的余地,如今燕京已经牢牢把控,情况就不会再糟了。

马扩神清气爽回到营帐之中,那几个金使还在揉脑袋呢,其中一人问道:“我们几个醉得厉害,怎么马正使酒量如此高?”

第229章如何发展

马扩听金使诘问,微笑着说道:“我早说过,那壶烈酒是我洗伤口用的,只闻着醇香,可实际上喝不得,你几个非要当成酒来喝,可不得醉得厉害。”

金使摇摇头,“如何喝不得?只是烈了些!若能再尝到此等好酒,人生无憾!”

几人都附和,哈哈大笑,马扩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

*

八月暑尽秋来,天高气爽,潘邓在苏州府安置下来。眼看着今年秋税已经交上,苏州府衙就已经开始为明年的二税发愁了。

林朔叹道:“我早听说宣抚使大人在东平府打匪分田,好一派能臣干吏的气派;之后润州府也经杨府尹之手,战乱过后,给辖下百姓分了田地……见此种种,我就以为江南都能如此,谁曾想只润州一地能这样干。”

两浙和江东天高皇帝远,土地兼并严重,是真正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前方腊谋反,死了一批大户,官府收上来一波田地,本来因后续工作十分繁琐——鱼鳞册的登记作画,户籍的更改都是很麻烦,需要大量人手;外加一直以来江南形势不明,于是土地便一直放在那里没有处理,由官府暂时收管留着佃户耕作。

可没想皇帝催江南足额交税,这便不能把田地留存在官府手中了,而是需要尽快脱手,以征收大量田税。

林朔说道:“便只再晚一年,咱们江南也能把土地分到老百姓手上,可如今皇帝陛下急着要钱,只能把土地拍卖,叫那些大户得田更多了。”

袁常棣还不知从前潘宣抚使大人竟干过分田这样的大事,连忙问他:“从前是什么样的?贤弟和我说上一说。”

林朔便讲了潘大人在东平府做府尹时,把梁山招安之后,是如何将东平府余下的土地,用限购的方式分给东平府没有耕田的老百姓的。

“……后来润州杨府尹用的也是此法,禁止已经有土地的老百姓再买田产,同时限制没有土地的老百姓购买田产,还吸取了东平府的经验教训,在百姓本年买了土地之后,许购买人向官府贷春苗钱,以免没有第二年的本钱,土地又会被他人买走……”

袁常棣还是头一回听说此事,听得有些呆愣,他儿时和父亲游历乡间时,就曾看到过田间百姓劳苦一年,到头却剩不下什么米粮,当时便想若是百姓们都有多多的田产,那该有多好。

如今他已经快到而立之年,还是头一回听说真有官员会为百姓主持分田产。

他长叹一声,“世道多艰,潘宣抚使却一直提灯前行。”两相比较,他袁家何其怯弱。

两人正交谈之间,门外有人传话,“林参军,袁参军,宣抚使大人有请。”

二人便跟随武松一齐到了潘大人书房。

潘邓见他两个来了,笑着说道:“二位自从来到我府上,还未替我办过正事,只在家里蹉跎了,如此岂不是明珠蒙尘?如今二税已经交上,眼看陛下的意思是要明年多缴课税,可江南百废待兴,我心中也没有什么头绪,不如出去走走,两位意下如何?”

林袁二人听了之后拱手说道:“愿为大人驱使。”

几人在家收拾了一番,便坐上了去润州城的大船。

路上武松也说起江南各府拍卖土地一事,“属下还以为江南也会像东平府似的,叫老百姓把地买了呢!谁曾想又叫那些大户买去了。”

潘邓摇摇头,“事不凑巧,江南如今也没有那样的条件,只能徐徐图之了。”

说话之间阮小五凑过来,往船舱内张望,见舱内几人正坐着说话呢,他又把头收回去走远了。

武松皱了皱眉头嘀咕道:“他这两日怎么了?鬼鬼祟祟的!”

阮小五却没管武松怎么说,眼看着就要到润州府了,叫人划了小船过去提前通报。

*

润州水泥厂

清晨天蒙蒙亮,日头还没升起来时,水泥厂边上的职工四合院就已经点亮油灯,飘起炊烟了。

刘真珠起来穿好了衣裳,梳了头发,这才叫同屋的另一个娘子起身,“孙三娘,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